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
2019-04-10     □陈劲 尹西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动力。展望2035,中国科技创新强国建设正步入具有“转折点”意义的关键期,亟须以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从创新驱动迈向创新引领,从自主创新迈向基于自主的整合式创新;加快创新强国动力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发挥市场经济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朝着四大核心目标进发。

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进程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要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其中2020年的战略目标中有三个关键指标,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从最新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5%,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15% ,研发强度已超过欧盟平均水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暂未有权威披露,但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报告,中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在2016年达到1.935万亿美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占当年GDP(11万亿美元)比重达到17.6%。整体而言,中国国家综合科技创新实力从落后和模仿逐步走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状态,正稳步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也已跻身全球前17名,为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中长期目标打下了卓越的基础。

虽然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但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仍然存在着国内外的重大挑战。国内发展方面,中国面临着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对外依赖性高、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不高、城乡和区域创新系统融合共创能力较低、农村和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国际发展方面,中国亟须整合科技创新与外交、军事、政治政策等多个维度,积极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世界创新格局、贸易体系、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的使命与核心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度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持续发展,更要为实现2050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持久的驱动力,这凸显了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2035愿景、目标与路径的重大现实意义。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已经明确,“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和“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特别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要在若干领域从并行走向领跑,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攻克制约科技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与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步的战略目标相比,第二步目标的战略支撑更加强调创新引领,更加强调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支撑作用,更加强调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结合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来看,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和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对发展动力根本转化的要求,对我国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区域和产业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都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艰巨的要求。

沿着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两大使命和《纲要》提出的战略支撑,围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核心动力这一基本目标,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的基本目标可以进一步解构为四个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的核心目标,即: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体而言,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是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中国产品服务和管理思想走出去的创新航母。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从现阶段的全球前20名,接近或跻身全球前10名,更意味着我国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第一集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根本转化,科技创新水准和高附加值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实现高速度发展向高附加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和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重点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设乡村创新系统、深入开展反贫困创新,加快乡村振兴,并通过“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反贫困治理,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和国际使命所在,也是科技创新强国助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

打破路径依赖 重构动力模式

展望2035,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必须从人口红利和开放红利构成的后发优势所驱动的高速度低质量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转向由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高质量、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40年的伟大成就是在“伟大的觉醒”的思想和制度创新基础上,依托人口红利和开放红利,抓住了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充分释放了后发优势,开启了个体、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跨越式发展,那么在扩大开放新阶段,面临以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区块链和5G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以及全球创新格局、贸易体系和地缘政治格局加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的重要标志性特征不但是经济发展动力、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型,更是科技创新根本路径的转型。过去40年中国的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和人口结构优势所形成的巨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这一需求拉动型的科技创新路径,为我国企业开展以技术引进、渐进式创新、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等应用性创新和工程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拉动力,也提供了新产品应用和快速迭代的用户基础,并与互联网的崛起一道促成了共享经济和用户创新等经济与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红利减少,以及外部环境的冲击,使得单靠需求引领路径拉动科技创新日显乏力,不仅难以与制造业强国建设、核心技术突破和经济发展原动力提升的要求相适应,更难与美英德法日韩等依靠强大的基础研究和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创新领先战略竞争。

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科技创新强国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创新强国路径进行系统性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位于领先地位的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主要依靠对基础研究的持续高强度投入所带来的核心技术供给,而美国则是打造了由强大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创新路径共同构成的强大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抓住和引领和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印度作为后发国家,和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相类似,也得益于巨大的人口红利而正沿着需求引致的创新强国路径加速追赶。

可以预见,2020到2035这一转折点时期,中国科技创新强国的建设不但面临着创新型国家第一集团的激烈竞争乃至围堵,也极有可能需要同时应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快速追赶和直接竞争。对中国而言,在从创新型国家行列朝着创新型国家前列前进的转折点时期,必须尽快强力打破对传统科技创新路径的依赖,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转型,从模仿跟随到引领,从引进模仿升级至集成、原创和整合,更根本的是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为主,补弱增强,向“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为主,以需求引致的路径为辅的新型双引擎整合式创新强国路径”彻底转型,实现科技创新动力模型和经济社会发展驱动模式的实质性与根本性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与政策建议

围绕科技创新2035的两大使命、阶段性要求和四个核心目标,以及“转折点”时期的创新强国之路动力系统重构升级方案,笔者从科技创新水准/目标,世界级创新企业,公共科研,大学,产业创新,区域发展,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创新路径,制度优势,创新理论等11个主要维度对科技创新2018年现状和2035年展望做了初步的对比,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创新2035战略规划的预研预判与顶层设计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以思想和制度创新赋予了党和国家推进各领域全面创新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新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朝着科技创新2035使命与愿景前进,就是继续以思想和制度创新,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推进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首先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弘扬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指导,整合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引导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战略机遇期以及开放科学等新科学突破模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多维并行、多主体协同共生共创共赢共享的局面,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氛围。

其次是要重构和建设高效开放协同的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是提升一国综合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持续提高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全面提高产业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供给质量。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特色在于以战略视野引领和驱动,整合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和开放共赢的全球资源优势,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加快建设面向前沿性、原创性基础科学问题和事关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核心技术突破的国家实验室,由政府主导、科研院校与企业组成“双引擎”,打造一大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能够引领国家乃至国际科学与技术突破的大规模、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国家实验室,通过有组织、有战略布局的创新来加速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供给的强国路径。此外还要特别加强构建融合、协同发展的城市和乡村创新系统,促进农业核心技术突破,加快乡村振兴,为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三是加快面向科技创新2035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创新理论体系建设。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与自主创新的强国之路紧密结合,从单一的开放创新或自主创新,走向“基于自主创新的开放整合”,形成由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全面创新,整合式创新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强国理论体系,以适应和满足新型举国体制下多层次、多维度和多阶段并存的科技创新发展需要。从自主创新走向“基于自主创新的开放整合”,既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趋势。

最后,要加快研究制定面向2035的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面向2035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规划,与包括新近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内的“2035”系列规划形成整合性强国政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创新理念,从创新驱动迈向创新引领,以思想和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以战略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快创新强国动力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朝着四大核心目标——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发。

(作者陈劲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尹西明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