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六标准倒计时 市场各方纷纷“换挡”
2019-06-20     □记者 李志勇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按照规划,从今年7月1日起,珠三角、成渝地区等部分地区将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国六排放标准被业内称为“最严排放标准”,而从国五到国六标准的提升比从国四到国五标准的提升更加复杂和困难,对排放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因此,国六标准的即将实施对国内汽车行业带来重大影响,汽车制造、销售、进口、二手车等领域都面临着重大改变。同时,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持续下滑的情况下,这种影响更加凸显。

国六迫近市场承压

按照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7月1日起,国内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将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而作为各大城市推进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举措,已经有1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2019年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文件。

实际上,按照工信部的规划,由国五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六a排放标准设有四年过渡期,由国六a排放标准升级到国六b排放标准设有两年过渡期。按照规划中的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时间表,应该是2020年7月1日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国六a”排放标准,不过相关政策允许部分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更是一步到位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有力推进汽车企业全面提升发动机技术、降低排放。但同时,众多地区对新标准的提前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压力。

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持续加大。国六排放标准的即将实施,在部分消费者中引发持币待购现象。据统计,4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为157.49万辆,同比下滑超过16%。其中,乘用车批发量同比下滑将近25%,为首次出现。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指数已经连续16个月超过警戒线。

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产生持币观望态度,延迟购买车辆,这对短期内的汽车市场销量会产生一定影响。

汽车产业加速洗牌

影响市场销量、加大市场库存只是一个表象。在更深层次上,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将加速汽车产业的洗牌。

与从国四标准升级到国五标准相比,国五标准升级到国六标准的技术难度大大提升。对于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中大部分动力总成产品来说,要想达到国六排放标准,已经不是简单地修改软件和单个硬件就能解决问题的。国六排放标准的提升,将会淘汰一大批技术落后的汽车制造企业。其中,也将对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生影响。

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8.5万辆,同比下降27.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1%,比上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而前4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77万辆,同比下降22.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5%,比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的降幅在近年来比较少见。实际上,从去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下滑开始,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的竞争就不断加剧。此次,国六排放标准的即将实施更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态势。

据介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主要难题在于动力系统,而且提升到国六排放技术车企所承担的成本也会增加。因此,缺乏实力的车企将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业内预计,一批在技术、产品等方面缺乏竞争力的汽车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退出市场竞争。

政府企业共同“应战”

针对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所带来的各种市场压力,包括企业、经销商,乃至政策等层面,都在出台各种措施加以应对。

近期,广东、上海等地陆续出台新一轮鼓励重点领域消费政策。其中,一些一线城市开始对汽车限购等政策有所放松,包括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等。

同时,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等部门正式启动了二手车出口工作,并公布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广东、四川、陕西、青岛、厦门等10个省市作为首批开展二手车出口的地区。

这一举措突破了之前二手车经营企业因为无法获得生产企业授权,而难以开展出口业务的难题,预计每年将有数百万辆的市场空间。业界人士指出,此举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消费流转的链条,加快国内车辆的更新速度,促进新车市场消费。

在政府政策加大力度的同时,汽车企业和经销商也采取各种措施应对库存加大等问题。一方面,各大汽车企业纷纷通过打折、大幅度优惠等措施,加快国五排放汽车的库存清理。

与此同时,包括重庆、上海、河南等在内的多地行业协会纷纷发文,建议暂缓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提出了包括尽快出台汽车市场提振计划、做好国六标准切换工作、给予经销商不低于3个月的过渡期等建议。

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进一批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加速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进一步推进行业整合和质量提升。而在政府、企业等的多措并举下,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问题将不会是长期状态,不会对未来汽车市场造成大的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