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FESCO:与对外开放同行的行业先锋
2019-07-25     □吕煜 来源:经济参考报
FESCO现办公楼

在多数人眼中,FESCO或许只是一个不明其意的英文简称,而对于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来说,这五个字母组合所代表的是一部完整的行业发展史,也是一个中国对外开放的行业经典样本。

FESCO,就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具有开创意义的第一家企业——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ESCO)。

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应运而生的FESCO,见证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峥嵘历程,引领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人才战略由引进资本到引进管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进步,并在首都经济新时期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制”服: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开创者

改革开放后,中国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来自全球的经济力量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为沉寂许久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隔绝交流30年后,如何与再次来华的外国企业打交道?

“引进外资,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外国人员的进入。他们在中国投资建厂、设代表处,需要招聘大量的中方雇员。”FESCO董事、总经理郝杰说。彼时的中国,外语、外贸人才极度稀缺。高考虽然恢复,但远水显然解不了近渴。而经过二战后的高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制度、法律法规、经营理念等方面,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内外因素叠加,考验着国人解决难题的能力与智慧,而我们也很快做出了回答。

为更好地服务外资企业,加强对外开放交流,1979年11月,FESCO的前身——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正式成立。面对大量且急迫的用人需求,这家背负重大国家职责的新企业,一成立便迅速投入到人才选培的工作中。

“当时是通过英语考试选拔对外人才。能够考到30分的,都算是很不错的了。”郝杰表示。

当年11月16日,FESCO正式向日本在华企业派出了第一名员工王琦。这位擅长说日语的钟表修理工,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自此,FESCO将11月16日定为自己的生日。也是从这一天起,人力资源这个从前只存在于西方商业社会的全新行业,在神州大地破土生根。

作为中国第一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FESCO敢为人先,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开启了探索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之路。

“我们是先行者,摸着石头过河。此后,各地陆续成立的外企人力服务机构,都要先来我们这里取经、学习。”郝杰表示。

为了更好地服务外资企业,1988年,FESCO将人才派遣到外商机构工作,这是我国最早尝试人事档案管理改革的新举措,而人才借调也成为中国人到外企工作的新模式;

1993年,FESCO与北京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联合主办“首届外国企业人才招聘交流会”,开创了中国场地招聘会的先河;

1995年,为规范市场招工行为,FESCO牵头重新修订了全国统一文本的《聘用中国员工合同》。这份合同成为中国员工的第一版聘用合同,为规范化、理性化进行人力资源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质”服:行业创新发展的引领者

之所以敢说FESCO“与改革开放同行”,不仅在于它因开放而生,也在于在这40年中的每一个阶段,它都一直与时俱进,始终致力于满足企业发展的人力诉求。

1992年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活跃期。人力资源行业自身也从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者角色,迈向了多元竞争的市场化阶段。

面对外国企业日益复杂多样的服务需求,FESCO顺应时代发展,大力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开启了“质”服的新篇章。

“90年代中末期,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竞争异常激烈。虽然FESCO还有着过去积累的深厚基础,但在外国同行以及智联招聘等民营企业的冲击下,也不得不开始应对环境变化,主动转型。”郝杰说。

面对外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所带来的竞争压力,2004年,FESCO加强自身硬件改革,成立并运行了业内最早的呼叫中心——FESCO呼叫中心。至此,FESCO进入到了市场化品牌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FESCO以“一地签约,全国服务”为宗旨,将服务网络覆盖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座城市。

2010年,FESCO与全球人力资源领域的领航者——德科集团(Adecco)在上海合资成立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FESCO Adecco),这也标志着FESCO从全国化发展向全球化发展的迈进,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先行者。

郝杰认为,“能够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屹立不倒,我觉得关键在于FESCO有着良好的企业基因,即能够与时俱进,把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学到手中并创新发挥。”

“智”服:迎接科技时代的探索者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由此,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及广度都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跃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的进步正快速改变着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方式。包括人力资源服务在内的所有行业,都在经历一场信息化大变革。

“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端人才的争夺与培养,已成为有效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全面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及的有力抓手。未来10年,中国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将是人才竞争。”郝杰说。

在他看来,科技的进步可以助推企业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来说,这也是现阶段发展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为了适应供给侧改革与国际化建设的要求,在产业集聚效应下,FESCO的产业链条逐渐完善。面对更加多样化的客户需求,FESCO逐渐将打造产品和服务能力的核心聚焦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上。通过构建产业协同体系、创新产品、打造发展新动能等举措,FESCO逐渐引入智能服务与智慧服务,为员工提供了“有温度的服务”。

2018年,FESCO正式发布了F立方产品体系,并推出了智能、协同、移动的三款HELO产品,通过科技能力逐步实现线下业务线上化,静态服务动态化,使事物性工作智能化、移动化、简单化、透明化和实时化。FESCO将以现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积累的知识储备与数据为基础,以不断发展的前沿科技为动力,着力推动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推动产业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最终实现降低产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成为客户真正意义上的“大管家”。

“双创”弄潮儿的贴心管家

经过40年的积累,中国已进入了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在互联网技术创造的新商业模式下,中小企业在双创大潮的带动下数量激增。它们在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创新灵感的同时,也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郝杰表示,“无论是减税、降社保负担,还是解决融资难、办证难,乃至网络提速降费,都能清晰地看到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大力扶持。”

从需求端来看,在现今服务消费快速增长的黄金期,中小微企业数量激增。而在供给端方面,虽然目前灵活用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岗位的人才缺口,但岗位职业生涯周期短、工作环境差等特点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不愿从事此类工作。

在FESCO看来,中小微企业的人力服务需求一直都存在。如今,时代的发展激化并放大了这一供需矛盾,这对于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来说,相当于开辟了一个并不陌生的蓝海市场。

据了解,针对目前中小企业的人力服务需求,FESCO通过提供劳务派遣、人员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等多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并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据统计,2018年FESCO新增服务员工数量50余万人,净增20余万人。仅在2019年上半年,FESCO新增服务员工数就达到了23万人,其中多数人来自于中小企业。

首都经济发展的助推者

40年来,作为首都国企的FESCO一直为北京的发展不懈努力着。2019年,FESCO入围北京最具影响力品牌50强。

近年来,FESCO以企业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为牵引,响应北京市政府加速转变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型工作模式,发挥国际人才的“智库”“渠道”和“服务”作用,承担了北京市国际人才服务“一个窗口”建设工作,助力政府打通国际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FESCO还承担了北京市政务服务外包项目、2022年冬奥会人力资源服务等大型服务工作,助力北京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和首都经济新时期的快速发展。

FESCO见证了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全部历程,探索并引领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从最初的人才派遣服务到现在包括上百种产品在内的12大产品体系……40年来,FESCO的业务涵盖人事用工管理、业务外包管理、财税薪酬管理、健康医疗等众多方面,凭借丰富的产品体系服务着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家客户,服务员工350万人。

40年来,FESCO以北京为中心,在全国成立了230余家投资公司以及分公司。“一地签约,全国服务”,FESCO通过覆盖全国400余座城市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始终是中国人力资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中国正在从人口红利时代迈入人才红利时代。今后,FESCO将继续为人才战略与经济发展,展现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担当。”郝杰说。·广告·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