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孟祥飞的“超算梦”
2019-07-29     □记者 毛振华 天津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十年,是一段漫长的人生旅途。在这段旅途中,总有不一样的风景从眼前一幕幕飞过。对孟祥飞来说,从他眼前飞过的,是中国超算事业勇攀世界巅峰创造的一次又一次突破。

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旗下天津开发区的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机房里,140个黑色机柜整齐划一,指示灯有规律地闪烁。这里就是孟祥飞超算梦想腾飞的地方。

今年是孟祥飞在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前,孟祥飞公派国外留学深造,国内外科技发展差距深深触动了他的使命感。“那时国内超算资源稀少,我一直梦想有一天能用上咱们国家自己的超算。”

初心难忘,回到国内的孟祥飞得知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组建的消息,放弃舒适工作岗位的机会,毅然决然选择加入。

创业维艰,孟祥飞不谈条件,不讲待遇,没日没夜地与同事们一道组装、调试超级计算机。晚上熬到深夜,就地铺上纸箱,凑合就是一晚。

最初的梦想,也终将会到达。仅用7个多月,孟祥飞就和同事们完成了机房基础建设,3个月完成“天河一号”的安装与调试。

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算“天河一号”不负众望,搭建完成后运算1小时相当于全国13亿人同时计算340年以上,一下子叫响了“中国速度”的品牌。带着这份傲人的成绩,“天河一号”问鼎全球超算桂冠。

漫漫征途无止境。面对有人质疑“天河一号”不过是台速度跑得快的大“游戏机”,孟祥飞用实干回应。“干不好天河的应用,我就卷铺盖走人!”孟祥飞立下了“军令状”。

超算中心希望在平台上搭建一个有关“药物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软件,以大幅提升中国新药研发进程,但软件部署却遇到难题。整个软件有几十万行代码,要找出问题出在哪,无异于大海捞针。

怎么办?那就从“大海”里捞“针”。孟祥飞白天与大家调试机器,晚上逐行代码排查。经过20多个昼夜的上万次测试,终于将一个不起眼的变量“揪”出,软件顺利部署。

为了让更多高精尖行业了解和使用“天河一号”,孟祥飞还曾扮演“推销员”的角色,每年走访四五十座城市,路途总里程可以绕地球两圈。

如今,“天河一号”广泛服务于航空航天、气候气象、石油勘探、基因科技、先进制造等数十个领域,每天满负荷运行完成近万项计算任务,支撑国家和地方重大研发创新项目超过1600项,成为国际上获得最广泛应用的超算。

孟祥飞当初埋下的种子,一颗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不久前,随着冲刺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的号角吹响,孟祥飞带领团队再赴新征程,投身到“天河三号”的研发中,努力让世界超算桂冠上那一抹中国红永不褪色。

创新是“天河”深入骨髓的根与魂,在“天河三号”研制过程中也贯穿始终。

去年7月,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天河三号”原型机完成研制部署,并顺利通过分项验收。“相比上一代超算,‘天河三号’将是又一个划时代作品。”孟祥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尤其在备受关注的芯片上,“天河三号”团队自主设计了三款芯片:“迈创”众核处理器(Matrix-2000+)、高速互连控制器、互连接口控制器,同时设计了四类计算、存储和服务结点,十余种印制电路板。预计整机2021年前后研制成功后,其运算能力将比现有“天河一号”提高200倍以上。

如今望着“天河三号”,孟祥飞时常会回想起当年,那个有关中国超算的初心梦想花开,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