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买家的进口天然气如何定价
我国积极探索“煤气挂钩”定价模式
2019-08-07     □刘雪 瞿欣荣 来源:经济参考报

气价与油价挂钩是国际惯例。但实际上,天然气替代能源并不只是石油,更强大的对手是煤炭。用清洁高效的天然气替代煤炭,是我国能源清洁化转型的一大趋势。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量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煤改气”。

2018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第二大LNG(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买家,中国进口天然气定价能否与煤价挂钩?业界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适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定价模式,而这一探索和突破,很可能掀起一场全球天然气定价的“风暴”。

LNG长协定价日趋多元

LNG定价机制能否脱离油价?面对这个提问,壳牌全球副总裁SteveHill 坦诚地说:“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答案非常复杂。”

气价与油价挂钩的传统源于欧洲。国际市场上,LNG长协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几乎是约定俗成,但针对买家的不同需求,定价方式日趋灵活。今年4月,荷兰皇家壳牌公司与日本东京燃气公司签署了一份与煤价挂钩的LNG供应协议打破了市场惯例,创造了新的定价模式。

“油价并不是天然气最佳的定价标尺,只是现在它是一个最常用的价格。”在SteveHill看来,LNG和大部分大宗商品相比,有其独特性,与大多数其他大宗商品相比在定价方式上存在差别。历史上大部分LNG合约都是和油价挂钩的,但是在买卖双方达成LNG销售合同的时候,根据市场条件,由油价来推演的公式会有很多种。

近年来,全球性LNG供应过剩导致市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买方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长约LNG定价方式出现新变化,更多新型定价模式有望出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4月日本东京燃气公司与壳牌签订的10年期LNG购买合约价格与煤价挂钩,可以使其LNG价格与煤炭价格保持联动,从而更好地规避天然气发电的成本风险。当月,另一国际能源巨头道达尔与Tellurian签署了基于东亚LNG指数定价的协议。

专家表示,与煤价挂钩的LNG定价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果这一方式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有助于降低亚洲的LNG进口成本。天然气市场价格比煤价高,但比原油低;气价高,燃煤发电就会增加,气价低,燃气发电就会增加。天然气虽比煤清洁,但煤比天然气市场流动性好,在亚洲区域市场,特别是发电领域更是很多国家不可或缺的主力能源。

很显然,近年来,随着目的地条款的松动,LNG更加广泛地在各地区间流动,有利于形成全球化市场,LNG贸易合同和定价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认为,目前,现货贸易量占全球LNG总贸易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18.7%上升到26.5%,再加上短期贸易量则超过32%。参与天然气贸易的进出口国家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参与LNG贸易进口和出口国分别为42个和20个,未来仍将有所增加。受上述因素影响,将推动买从追求LNG合同“短小”转向“短中长”平衡,以谋求灵活性和供应安全相统一,推动长期LNG协议定价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气价挂钩煤价符合“中国国情”

对于我国而言,探索与煤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方式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从能源替代趋势来看,在“蓝天保卫战”等政策驱动下,我国各地天然气发电、清洁取暖加快推进,天然气市场增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煤改气”。因此,把天然气定价与煤价挂钩联动符合“中国国情”。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为7.8%,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为59.0%,同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从战略角度出发,气价与油价挂钩,对于缺油少气的中国而言极其被动。

受地缘政治、市场投机等因素综合影响,国际油价金融属性强、波动剧烈;与之挂钩的进口天然气价格受影响较大,随之跌宕起伏。2018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1%,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43%。随着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日益攀升,且国内市场定价与国际市场联动密切,国际油气价格剧烈波动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传导越来越直接,影响越来越大。在煤炭领域则不同,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全球煤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在国际煤炭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建立与煤炭价格挂钩的科学合理的天然气定价体系,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着战略性意义。

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不只发生在中国,另一个代表案例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在美国廉价而丰富的天然气已将煤炭市场份额占比从2008年的50%以上大幅下降到去年的不到25%。BP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美国天然气消费增长780亿立方米,几乎是过去六年增长的总和。超乎寻常的增长背后,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于美国当年淘汰了约15吉瓦的煤电产能,这使得发电用天然气增加。在2018年,美国(增长780亿立方米)、中国(增长430亿立方米)、俄罗斯(增长230亿立方米)、伊朗(增长160亿立方米)四个国家贡献了全球80%的天然气需求增量。

从国际视野来看,用更加清洁而稳定的天然气替代煤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和选择。BP最新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2018年煤炭仍然是主导的发电燃料,占比38%;但天然气成为第二大主要发电燃料,份额已达到23.2%。在北美洲,天然气已经超过煤炭成为最主要的发电燃料,占比超过30%;不过在亚洲,煤电占比依然超过50%。

江苏省在我国燃气发电市场处于领跑地位,燃气发电装机占比超过10%。按照当地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2000万千瓦,而煤炭消费总量比2016年减少3200万吨。

积极探索中国式“气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这位在LNG业界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行家”正带领着交易中心的研发团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天然气定价新模式。

按照他的研究思路,在标杆煤价基础上,加上二氧化碳及PM2.5的减排价格以体现天然气的清洁价值,这样形成的天然气定价新模式将为中国天然气市场化定价、天然气海外采购提供有市场意义的价格参考。

显而易见,探索与煤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新机制必须解决两大核心问题。首先,标杆煤价如何选择?今年6月初,陈刚一行来到山西调研走访。这里是中国的“煤海”,也是中国煤炭贸易、定价的重要锚地。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煤炭现货交易市场,自2012年开市以来,现货交易总量超过82亿吨,交易金额超过4万亿元,在中国煤炭现货定价市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另外,在太原市尖草坪区滨河东路一座幽静的森林公园里,还隐匿着中国最早的煤炭咨询公司之一——汾渭能源。这家创建于1998年的民营企业,创办并运营着中国煤炭资源网,其掌握的中国煤矿基本信息及产能数据库涵盖全国25个产煤省(市、区)在籍的6092座煤矿数据,合计生产能力55.21亿吨。

汾渭能源副总经理刘晶表示,公司旗下信息平台中国煤炭资源网发布的CCI指数能够指导内贸到进口、从动力煤到炼焦煤、从内地到港口、从生产到消费的主流煤炭流通环节,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煤炭现货在市场中的实际交易价格,已成为国内煤炭长协机制的有效补充。希望与交易中心加强信息分享和经验交流,共同研究探讨挂钩煤炭的天然气定价新机制。

第二,天然气清洁价值该如何衡量评估?6月2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林辉表示,希望探索天然气和碳减排之间联动关系,共同研发具有影响力的绿色能源指数。目前,上海碳市场现货总成交量1.20亿吨,总成交金额12.46亿元,其中配额总成交量3500多万吨;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总成交量8000多万吨,稳居全国第一。

当然,给全球最大的天然气买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进口天然气定价机制,并让国内外市场参与主体接受和认可绝非易事,也不可能在朝夕之间。SteveHill理性地说,如果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一个所谓亚洲价格指数,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具有可信度的指标来替代油价,可以让市场依赖这种指数;二是,市场参与者要愿意去使用这样一个价格。

(作者单位: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