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用法治手段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
2019-12-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会议提出,要在前期专项整治基础上,用法治手段推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明确用人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对拒不支付拖欠工资的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网民认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单独立法,有利于攻坚克难,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法律的生命和权威在于有效地贯彻和实施,各政府部门应积极履职,齐抓共管,建立防治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多方配合监督政策的落实,避免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规政策流于形式。

网名“萧仲文”表示,近年来,在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遏制。不过,恶意欠薪并没有绝迹,推责卸责、肆无忌惮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还时有发生,需要加大治理力度。

网民“潘铎印”表示,“年年干活年年欠,年年讨薪年年难”的现象依然存在,折射出欠薪问题的复杂性、顽固性。各地治理欠薪要跳出“运动式清欠”的窠臼,既紧盯个案、严肃查处,又抓好政策落地、形成长效机制,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久久为功。

有网民认为,治理欠薪顽疾,要从政府项目拖欠工程款抓起,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紧扣民生关切,求真务实,会议通过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填补了相关法律空白。今后将以法治手段,包括提高违法成本、责任追究、信用制裁等作为常态化治理措施,有效遏制拖欠劳动报酬现象,进而推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网民“程汉鹏”认为,从源头治理入手,建立防治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的发生,才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最好选项。

(记者 明航 整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