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准入持续放宽 开放‘跑’出加速度
自贸区率先突破,多领域酝酿再缩减负面清单
2019-12-19     □记者 王文博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从190条到37条,6年间自贸试验区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长度缩减80%以上,中国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开放的脚步还在加速,外资准入继续放宽将成为2020年开放的关键词。其中,金融、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有望在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上迎来更大突破。目前,自贸试验区已经开始率先行动,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进行制度改革,为外资项目落地做准备,也为负面清单的进一步缩减做探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事实上,这也是过去一年我国对外开放努力的方向,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年初审议通过《外商投资法》,到年中发布的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两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2019版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再到前不久出台的《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意见》(国发23号文)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草案)》,我国在稳外资方面形成了“组合拳”。

目前各部门还在为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法》落地做最后的准备,相关细则有望于近日发布。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些细则出台,不仅是我国外商投资领域基础性法律生效的保障,也将使外资更好地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使条款上开放的内容,加快落地生根,让世界看到中国开放的速度和效率,也进一步提振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信心。

政策层面密集释放利好的同时,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开放平台建设也取得了新的突破。2019年8月份,在原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基础上,国务院又批复了新一批6个自贸试验区,并增设了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全覆盖的区域布局,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试。

记者了解到,目前自贸试验区正在加快落实中央关于在全国18个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部署,并在建立特殊税收制度、构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等投资体制改革方面进行更多探索,进一步降低制度成本。

近日,陕西、广西、山东、河北、云南等自贸试验区纷纷发布了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证照分离”试点任务落地,同时,还在投资体制改革方面进行更多探索。

其中,江苏自贸试验区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上下功夫,自揭牌以来3个多月时间里,自贸试验区内新增注册外资企业69家,实际利用外资3.84亿美元,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成重点领域,持续引进高质量产业项目。

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聚焦“单一窗口”跨境付汇、电力业务等方面的改革,也获得了企业的认可。(下转第三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