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地方版新政密集发布 重大项目开复工提速
强支撑增后劲 各地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
2020-05-08     □记者 孙韶华 王璐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进入5月,多地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不断提速,地方版扩大有效投资新政也在密集发布。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精准发力优服务、优环境,中央和地方正打出扩大有效投资的“组合拳”,充分发挥稳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力争将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抢时间赶进度

重大项目开复工提速

5月4日,随着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最后一个坝段浇筑完成,大坝主体工程全线浇筑到顶,为今年7月首批机组安全准点发电创造了良好条件。

“五一”期间,由中铁二局新运公司施工的北京地铁16号线轨道中段工程保持24小时不间断作业,力争按期完成铺轨施工任务。

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多地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将推进重大工程作为稳投资的有力手段。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分类推进、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格局正在形成,投资支撑力不断加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努力扩大交通有效投资。我们分类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尽快复工,625个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复工率超过97%。会同有关部门提前下达车购税,预算资金超过2500亿元,新开工公路水路项目165个、总投资2649亿元。同时组织地方提前启动符合国家战略、符合‘十四五’规划方向的一些建设项目。”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近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升温。近一段时间,中央和地方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多地将新型基建项目列入投资规划,全力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

“扩大投资需求是促进稳投资、稳增长的有效抓手。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存在的短板亟待补齐,在产业领域特别是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也有弱项需要加强,潜在投资需求很大。扩大有效投资既要从需求侧扩大短期的投资需求总量,又要从供给侧增加有效产出和高质量高效率供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优服务优环境

多地新政力促有效投资

近一段时间,中央和地方接连对扩大内需、促进有效投资作出部署。有关部门抓紧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优先配套和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审批进度,加强用地等要素保障。

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围绕疫情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领域,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建设,用好已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地方层面,近期多地密集出台新政,从多方面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日前,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意见》,紧抓关键环节,为扩大有效投资提供全链条服务。此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提出20项举措。

(下转第三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无标题文档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8039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