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指标 出现趋势性好转
□记者 刘慧 北京报道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12日表示,到今年8月底,上市公司股票质押融资的余额比最高峰下降超过1/4,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高比例质押公司降到了380家左右,较最高峰减少了近一半,主要风险指标都呈现出趋势性好转的态势。
他是在12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李明说,股票质押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仍然是一个艰巨复杂的任务。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和有关部门一起出台场内外质押一致性监管的政策;二是加强信息共享,强化监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支持银行、证券、保险、私募等各类机构积极参与风险化解,推动质押风险的总量不断下降。
李明介绍,证监会将对已形成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督促责任方限期清偿化解,保护上市公司利益;对于限期未整改或者新发生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行为将严厉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中柬签署自贸协定
贸易投资领域迎诸多突破
□记者 王文博 北京报道
10月12日,商务部部长钟山与柬埔寨商业大臣潘索萨分别在北京和金边代表中柬两国政府,通过视频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在贸易投资领域获得诸多突破。其中,在货物贸易方面,中方给予柬方货物贸易零关税税目比例达97.53%,柬方给予中方90%税目零关税,这是双方迄今所有自贸协定谈判中的最高水平。
另外,该协定覆盖领域广,在更大范围实现了互利共赢。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介绍,协定包含“一带一路”倡议合作、投资合作、经济技术合作、电子商务等章节,涵盖了双边经贸、旅游、交通、农业等广泛合作领域。同时,鉴于中柬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潜力很大,且中资企业在柬有广泛投资,协定将使双方均能够从对方市场中获取更多贸易投资机会。
在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方面,上述负责人介绍,双方同意加强海关合作,进一步公开与双边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手段为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通关服务。双方将允许货物实际进境前按规定申请预裁定,采取后续缉查手段加强监管。柬方还建立了经认证的经营者协调员制度。
国联、国金证券并购终止
A股13日复牌
□记者 罗逸姝 北京报道
备受市场关注的国联、国金证券并购案日前终止。10月12日晚间,国联、国金证券双双发布公告称,由于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经认真研究相关各方意见并与交易相关方协商一致,为切实维护上市公司及广大投资者利益,交易相关方审慎研究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同时,《股份转让意向协议》《吸收合并意向协议》自动终止,各方均不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双方公告均指出,公司A股股票将于10月13日开市起复牌,且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此前,国联、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国金证券控股股东长沙涌金(集团)有限公司与国联证券签署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约7.82%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国联证券。同时,两家公司正在筹划由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双方股票自9月21日起停牌。
信托提前“入冬”
三季度发行不足6600亿
□记者 钟源 北京报道
伴随监管政策收紧和行业转型,信托发行渐感“寒意”。用益信托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9月份全市场共发行1813只2034.1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较8月份的2309只2204.5亿元大规模,在发行只数上,环比降了21.5%,在融资规模上也下降了7.7%。至此,信托产品的发行已连续3个月下滑。
从三季度来看,由于7至9月份连续下滑,导致整个三季度数据“大滑坡”。具体来看,68家信托公司在三季度共发行了6738只6520.9亿元的集合信托产品,相较于二季度的8856只8899.6亿元的规模,发行只数下降23.9%,融资规模锐减26.7%。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报告也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信托行业规模持续稳步压降,与第二季度相比,新增办理完成初始登记的涉及募集金额出现较大幅度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企业成为信托资金最主要投向,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规模持续缩水。投向工商企业的新增信托资金在三季度末超2000亿元,占新增信托总规模比超过四成,比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分别上升了10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
数据还显示,9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6.67%,环比下滑0.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