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降碳多领域发力 绿色发展加速推进
2021-03-10     □记者 向家莹 吴书光 杨文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围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敲定了具体的路线图。

多位代表委员指出,展望“十四五”,环保产业多个细分领域有望形成千亿、万亿级市场空间,建议企业积极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应加快丰富完善和全面推进碳排放市场和交易机制建设,引导企业依靠市场运作、运用经济手段加大降碳减排、绿色发展力度。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表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环境治理,腾出生态环境容量,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量;通过环境监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认为,绿色发展是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取向就是要运用生态文明思想,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提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这也意味着,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改造成为未来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鑫认为,传统节能服务领域将进入模式转型期,新兴节能服务领域正在加速向数字化、电气化和清洁化方向转型,综合能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拥有万亿级市场潜力。在生态环保领域,综合环境服务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专业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环保产业多个细分领域将形成千亿、万亿级市场空间。

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表示,我国将全面加速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构建绿色低碳的技术产业支撑体系。

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低碳、环保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集团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表示,传统工程机械都是以柴油为主要燃料,能耗大,同时又造成环境污染。为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十四五”期间工程机械行业会向混动、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方向发展。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建议,深度拓展工业电气化,促进节能减排。加大电能装备替代,提高综合能效和绿色用能水平,实现从高碳排放模式向低碳排放模式转变;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推行节能和工业余热余压回收,发展综合能源服务,形成互补互济的新型用能方式;针对行业重点减排对象,打造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电能替代示范工程,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带动社会广泛实施电能替代。

宋鑫建议,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要施行“揭榜挂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要针对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对相关企业开展综合性示范予以支持。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还提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这也意味着金融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将进一步加码。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透露,央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下一步,将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证券发行人、公共部门分类提升环境信息披露的强制性和规范性。同时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绿色金融业绩评价、贴息奖补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丰富碳衍生品等碳市场交易品种,鼓励配额抵质押融资、碳债券等碳金融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助推碳市场发展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建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