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乡村旅游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有念头”
2021-06-02     □记者 郝玉 乌鲁木齐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经历去年疫情不利影响后,受益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延续及一揽子旅游提振措施,新疆乡村旅游逐渐恢复活力,脱贫户收入总体保持稳定。记者在新疆多地采访发现,由于部分乡村旅游过分依赖风光资源、仍处在粗放发展阶段,游客“留夜率”“回头率”不高。业内建议各地可继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重点挖掘乡村文化、风情和民俗等旅游资源,通过差异化发展让乡村“有看头、有玩头、有念头”。

疫情催热周边游

进入4月,新疆各地花期慢慢到来,近郊游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连日来,记者在天山大峡谷景区、野生动物园、闲来小镇采访时看到,乌鲁木齐周边不少景区、公园花开正浓,游客如织。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今年清明期间,当地接待游客超过136万人次,旅游收入逾10亿元。

疫情对旅游业冲击显而易见,不过,新疆城市周边旅游市场也因此获得“机遇”。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的企业表示,因疫情人们不能出国远游,“上山下乡”是为优选,虽然疫情期间经营者遭受损失,但从去年9月开始经营状况已有改善。

这几年,伴随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新疆各地在谋划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本地土特产销售。“旅游+扶贫”是多地助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为缓解疫情影响,在去年新疆免门票、家乡人游家乡等优惠措施鼓励下,新疆各地旅游热度逐步回升,一定程度减轻了吃“旅游饭”贫困户收入压力。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坎尔洋村脱贫户阿热甫江·艾米尔买买提经营一家民宿。他表示,2019年他年收入是1.7万元,2020年是9100元。

据介绍,2019年坎尔洋村接待游客6000多人,旅游收入25万元。2020年,该村接待游客5600人,旅游收入在20万元左右。除部分旅游收入外,村民还享有护边员工资、地里补贴、草场补贴等。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伴山公路景区串联多个自然村,西吉尔镇屯庄子村村民马维进经营一家农家乐。他说,2019年他的收入是1.3万元,去年约1万元。游客来得少,但家里养殖的鸡、羊在乌鲁木齐定点销售,所以收入基本能维持。

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餐厅老板窝斯盼·马勒克雇了4位周边村脱贫户,“门票免了,所以从8月后来的人很多,经营收入基本不受影响,也没有降员工薪资。”

大漠花海美 留客难长久

面对乡村旅游升温,部分基层干部、民宿经营者却显露担忧:虽然游客多了,但普遍逗留时间不长、“回头客”不多,这正在考验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

景点碎片化分布,“独木虽佳未成林”。目前新疆部分旅游项目布局零散,尚未通过“集中打包”形成旅游集群,“人找景点”问题突出。

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近几年游人追逐体验杏花游。记者先坐飞机坐到喀什市,然后再驱车6个小时才抵达县城,而距离杏花拍摄点,还有2个多小时车程。受访基层干部担心,道路崎岖不平,加之公共交通不便,降低了游客可进入性。

过度依赖自然风光,游客多“浅游”。新疆不少乡村旅游主打自然风光,过分依赖农业资源,缺少有吸引力体验项目,更缺少高品质旅游产品。

正值采摘季,记者在乌鲁木齐周边乡村发现,游客采摘之后基本没有其他可以游玩的项目,“一般都是当天去当天回,不知道还有哪可以逛。”受访市民表示。

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旅游是当地重要产业,但目前仍处“吃农家、住农家”阶段,旅游产品重复度高、缺乏创意,特色产品“辨识难”。

村民参与能力有限 接待水平待提升。塔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里旅游主要靠自然散客维持,从参与旅游村民构成来看,普遍是本地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年龄偏大,参与意愿不强。“村里基本能保证每家都有一位护边员,很多家庭还有各类农业补贴,因此村民对旅游发展精品意识不强,而从外引进旅游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喀什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开始,景区接待人员有流失情况,“要想提升服务质量,人是关键,但也不能对脱贫户‘照单全收’,旅游从业者还是要经过专业培训。”

丰富业态注重挖掘特色

受访业内认为,各地发展乡村旅游可考虑在丰富业态同时,重点挖掘乡村文化、风情和民俗等资源,充分利用特色来占领乡村游市场,通过差异化发展让乡村“有看头、有玩头、有念头”。

整合资源打造休闲旅游圈。受访基层干部建议,政府层面需做好统筹规划,依托各地不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加以开发,使旅游产品与乡村产业形成较为完整乡村旅游产业链,同时发挥县城周边地区地理优势,整合资源开发家庭农场等适合游客体验的产品,打造城郊休闲旅游圈。

挖掘人文历史放大主题元素。如今,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阿地力江·阿不都卡德尔认为,对于大多数城市旅游来说,到乡村生活并不现实,但是留住了乡村文化,就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新疆乡村历史和现在,这是乡村旅游“魂”之所在。他建议,可以尝试“创意下乡”行动,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出更多更具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

与脱贫户建立利益纽带。受访基层干部认为,提升农户对乡村旅游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须建立长效性培训机制,可鼓励旅游企业采取投资入股、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纽带,同时注重培养本地旅游人才队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