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和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中国智库论坛暨2021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就全球产业链调整背景下,如何畅通国内产业链,提升我国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施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认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表现为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多元化、产业分工区域化三大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产业体系、人力人才资源、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和超大规模优势突出,“世界工厂”地位短期难以被替代。但是,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制造业基本盘面临“松动”风险。下一步应把稳定制造业和稳固产业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稳定两个比例关系,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28%左右,制造业内部高中低产业保持合理比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积极培育新支柱,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在变局中开新局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
哈工大(深圳)唐杰教授通过对全球价值链体系与贸易中心的分析提出,高收入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能够生产复杂产品。“双循环”就是要构建一个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高技术部门复杂的全球价值链活动的高度密集,研发和其他技术投入促进了产品内部的专业化和全球生产网络的扩展。生产过程分割成不同的层级,从产品之间扩展到单个产品的生产阶段,极大地扩展了国际交换和分工的深度和范围,为国际交换创造了新的比较优势。他还指出,创新要素会因共享学习匹配及邻近而集聚,核心城市群就是城市间因规模与分工构成的城市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从全球化遭遇强势逆流、全球经济治理规则博弈、科技和产业创新呈现出加速“革命”新局、应对气候变化与碳减排等四方面分析了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驱动因素。他建议,应构建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创新生态;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基础性作用;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逐步探索适合不同企业的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的产业链水平提升路径,包括生产者驱动路径、购买者驱动路径和“隐形冠军”驱动路径。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认为,中国在新发展阶段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二是提升中国产品的出口质量,三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四是要做好产业集聚,五是重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他认为,目前全球化的基本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生产的贸易化和全球的地区化也没有改变,原来依靠WTO框架的全球经贸格局,可能逐步演变为以欧盟为中心的欧盟经济圈、以亚洲为中心的东亚自贸区与北美自贸区形成三足鼎立,但是三者是紧密联系并非孤立发展的。(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