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科学处理三大关系
2021-08-31     □姜长云 来源:经济参考报

当前我国“三农”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科学把握以下关系,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

国际比较与中国特色的关系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首先是个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因此与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更高而已。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它是从传统农业农村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农村的全面转变过程,表现为国家(或地区,下同)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农业农村发展先进水平(或领先状态,下同)的努力,相当于参与国家之间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马拉松赛。我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与我国过去发展比较,更要与世界农业农村发展的先进水平比较。鉴于各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其共同规律和趋势,情况更是如此。因此,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如何,不仅取决于本国农业农村发展状况,还取决于世界农业农村发展的先进水平如何。农业农村发展世界先进水平的“潮涨潮落”,会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相对水平形成反向作用。如在衡量农业农村发展状况时,许多人喜欢将农业劳动生产率或其增长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但在研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状况时,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美、日或法、德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更能反映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水平。

同时,各国资源禀赋、国情农情、地理区位甚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类型特征的不同,也会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重点、方式甚至目标要求形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注意结合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和国情农情,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本质特征、共同趋势与国情农情、资源禀赋的有机结合。不顾这些条件简单进行国际比较,有时显得武断,缺少合理性。如根据FAO资料,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美国、德国、法国、日本2018年农业劳均耕地面积分别为74公顷、22.4公顷、27.2公顷和1.82公顷,均明显高于我国农业劳均耕地面积0.64公顷的水平。因此,简单要求到2035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这些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属于不切实际的苛求。因此,研究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时,既要重视国际比较和国际经验借鉴,更要强调中国特色和自身竞争优势的培育,避免轻视中国特色导致对先行模式“照搬照抄”、对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东施效颦”的问题。

何况,美国等先发型现代化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往往更多呈现自然演化和阶段递进特征;而像我国这样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后发型国家,往往更多地需要把先发型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阶段继起过程,转化为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并存和过程叠加特征。这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所在。因此,在像我国这样的后发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往往更多带有产业融合,经济、社会、文化、生态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特征,更多需要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起设计、一并推进,推动其耦合共生、协调互动,协同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农业农村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关于农村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则少得多,已有研究主要是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展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首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或农村现代化研究提出了强烈的时代要求,还赋予了其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以来,这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加,但在总体上尚待进一步破题,亟待深入分析、深化研究,增强服务宏观决策和乡村振兴实践的能力。在此方面,首先需要科学回答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到底应该呈现什么关系。

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乘积,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融合互补的现代化,是农业作为产业现代化与农村作为区域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体。要注意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之“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只能加强农业现代化,不宜减弱农业现代化,更不能将农业现代化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离开了农业现代化,也就无所谓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注意加强农业现代化这个“本”,在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的同时,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或农产品需求侧管理,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可持续推进机制,持续做好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文章。

但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又不能简单等同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对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又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应该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而非某一方面单方突进的现代化。鉴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该将推进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现代化作为“本”,将农村居民素质和人口结构的现代化作为“魂”。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来看也是如此。因为农村居民生活品质的现代化,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折射了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支撑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通过提升乡村的生产功能和激发乡村的生活、生态、文化功能,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情况;农村现代化应是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农村居民高品质生活的有机结合。推进农村居民素质和人口结构的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还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疏通城市人口、人才下乡带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通道。

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与坚持底线思维的关系

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是个发展问题;但又必须强调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可能出现的重大经济社会风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稳致远。后者又是个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注意坚守以下两大底线。

第一,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实现粮食安全争夺资源、要素的竞争不断加剧。但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什么其他战略,都只能加强、不能动摇实现粮食安全的根基。当然,确保粮食安全也要创新思路,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民”与保护主产区和种粮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将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同加强粮食综合流通能力、优化粮食市场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将发挥粮食主产区骨干作用同强化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的责任结合起来,将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同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减损降耗结合起来。要结合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机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引导更多的耕地和资源支持棉、油、糖、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能力建设。

第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但是,摆脱贫困也有“创业易,守成难”的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之国内体制性、周期性、结构性因素的叠加影响,发展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加大,容易增加脱贫户、脱贫地区返贫风险。特别是许多脱贫地区,随着特色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张,产业同质竞争不断加剧,质量、效益、竞争力下降问题凸显,容易因产业资金链断裂、营销渠道不畅、品牌建设内卷、市场拓展难度加大,出现区域性、规模性产业滑坡和农户减收风险,增大出现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可能性。因此,从“十四五”开始,要更加重视共同富裕,并实现到202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目标,必须着力做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文章,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不能出问题。同时,积极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从制度上有效遏制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