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
弘扬航天精神 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2021-10-11     □记者 胡喆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实力出镜,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闪亮登场,以中国空间站组合体3D模型、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为代表的一批“明星展品”纷纷与观众见面……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结合近期航天工程任务热点和后续发展计划,遴选出170余项航天科技成果,通过多种形式与公众见面,全方位展示航天科技集团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动实践。

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形成了老一辈航天专家言传身教、新一代青年人才接续奋斗的人才培养链条,打造了以嫦娥、神舟、北斗和长征五号等为代表的大批高水平创新团队。

人才——不断成功的重要保证

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本届航展上,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多型运载火箭模型齐上阵,即将迎来400次发射的长征火箭“家族”齐亮相,吸引着观众目光。

一枚枚火箭和一次次发射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支撑。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空航天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截至2020年底,航天科技集团在岗职工中,研究生学历占比27.9%,大学本科学历占29.1%;科技人才中,研究生学历占比49.8%,大学本科学历占37.1%。

近年来,我国连续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绿色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更加完善,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跃升世界前列。

从2006年立项,到2016年首飞成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历程达10年。研制团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十年磨一“箭”,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以高水平科技人才为支撑,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精神——必要法宝代代相传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奔月探火,不断传承的航天精神始终是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进步的必要法宝。

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在航空航天领域,一批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老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甘为人梯、奖掖后学,成为佳话。

航天科技集团现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1名,130名国家级专家。各类高层次人才数量在中央企业位居前列。

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院士在惯性导航和自动化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基础性工作,为我国卫星、火箭、导弹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人民科学家”叶培建院士虽已年过七旬仍坚持在科研一线,每次重要发射、关键操作,都有他现场坐镇的身影。

“无论是载人航天还是探月,无论是卫星还是北斗,有几点特别重要:第一,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各行各业都支持来做;第二,关键还是人。航天人有个特点,一定会把完成国家任务摆在第一位。”叶培建说。

厚植——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作用

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党组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造就了孙家栋、包为民、李东、孙泽洲等老中青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人才群体,打造了以嫦娥、神舟、北斗和长征五号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团队。

回顾过往,航天科技集团的人才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人才高度就是事业高度”的理念,在重大工程主战场识别、培养、用好领军人才;二是坚持重大工程和重大研发项目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跟进一批、储备一批;三是注重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沃土,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四是大力弘扬航天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把钱学森、孙家栋等老一辈航天人克服艰难险阻、开创航天基业的故事倾情讲述给青年,在青年中分享。

展望未来,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燕生表示,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动实践,不断开创航天科技集团人才工作新局面。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吴燕生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