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行 向阳而生
——记者眼中的国企改革发展这一年
2021-12-2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专业化促国企集聚发展合力

□记者 陈灏 济南报道

中国物流集团横空出世,中国稀土集团挂牌成立,两则国企整合重组的重磅消息,将今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在年底推向了一个高潮。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好戏连台”。央企层面,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合并,中国星网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陆续登场,鞍钢“牵手”本钢,油气管网资产重组收尾。

地方国有企业层面的重组整合动作更让人应接不暇。山东重组整合医养健康领域的两家省属企业山东国欣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与山东鲁华能源集团,打造医养健康产业龙头;福建整合资源组建福建省港口集团、省能源石化集团;整合重组后的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联投集团、湖北铁路集团等5户企业12月上旬揭牌;济南市43家市属企业按照“做大、做活、做专”的原则,被整合为20家企业,涉及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元……

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既有国家能源珠玉在前,也有中化控股尘埃甫定。推动国有企业突出主责、做强主业,优化国有资本布局一直在路上。与以往相比,近年来的重组整合专业化特点突出,一批领军型企业崛起。

以密集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的山东省为例,2019年以来,山东省推动国有企业按照主业进行重组,共重组组建引领型支柱型企业集团7家。其中,山东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后组建的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首位;山东重工集团重组整合山东交工、中国重汽后,重卡、发动机、重型变速箱的销量均跃居全球第一;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联合重组后,煤炭产量跃居全国第三,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攀升至70位;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后,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摊煎饼”式做大企业并不可取,但集中各领域资源“聚指成拳”凝聚发展合力,则可解决国有企业资源分散导致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加快国有资本在战略新兴产业、重大技术创新领域的布局或更好地向国计民生重点领域集中,实现国有资本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国有资本配置效率的“换挡加速”,对解决一些领域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从央企到地方国企,资源分散、主业不突出的弊端仍然存在,一些专业领域的国有企业同质化竞争、重复投资等问题仍需解决。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下半场”乃至“十四五”期间,推动主业相近、产业相同的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整合,“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以突出主责主业、放大国有资本影响力,是可预期的重要改革发力点。

如,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出台“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相关规划,提出打造数个千亿元级产业集团等计划。湖北省就明确表示,将按照“突出主业主责、注重国企功能、聚焦创新发展”的原则,对原有37家省属企业进行整合。

但也要看到,整合只是第一步,简单“打包”对提升国企市场化程度不会产生推动作用。在按专业方向整合的基础上,还应推动被整合的资源和人员深度融合,激发协同效应,以规模的提升、产业链的完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达到“1+1>2”的效果,从而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引领我国相关行业和产业链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进数字化焕新 锚定重心稳舵前行

□记者 何欣荣 上海报道

超过25万亿元,这是截至2021年上半年,上海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总额。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情况下,上海国资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各项任务为主线,全力完成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投资目标,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数字化转型力度,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上海,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8%,与全国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和新能源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3倍、29.2%和27.2%。

这样的成绩单,少不了地方国企的贡献。“上海国资国企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坚决执行重大战略的骨干力量、经济转型升级的可靠支撑力量、深化改革开放的积极参与力量、改善民生的坚实保障力量”——今年9月召开的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对地方国资国企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演绎好这“四股力量”?对于体量庞大的上海国企来说,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优势的资源和力量聚焦到三个发展上来:重点区域发展、重点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全力推进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重点区域发展。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和南汇等五个新城,是上海 “十四五”发展的重点区域。将视线投向中心城区之外,走出传统“舒适区”,上海国资委推动国资国企不断向承载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集结。

今年上半年,以园区开发、配套服务和产业投资为主业的上海临港集团将总部迁至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南汇新城,成为上海首个实现总部入驻新城的大型国企。目前,上海市属国企在五个新城在建、拟建项目约800个,涉及金额约1万亿元。

——抓重点产业发展。联和投资控股的和辉光电顺利登陆科创板,上药康希诺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量产下线……不断优化国资布局结构,上海国企将85%的新增投资集中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四大领域。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更是重中之重。

“始终与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的需要相适应,与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趋势相适应,与上海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整体战略相适应。”上海市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提出,上海国企要把握和处理好深耕主业与拓展新业、扎根上海与走出上海、战略收缩与战略扩张的关系。

——抓创新驱动发展。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智能汽车软件公司零束科技、氢燃料电池企业捷氢科技……瞄准汽车“新四化”,在上汽集团这个“巨头”肩膀上,一批“科技小巨人”正在茁壮成长。

加快转型的上汽集团,前三季度完成销量441.39万辆,同比下降14.23%。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9%,净利润同比增长22.24%,这意味着上汽的单车价格呈上升趋势,创新驱动的效应不断显现。包括上汽在内,“十四五”时期上海国企创新投入将力争不低于3000亿元,年均增长不低于5%。

数字化转型,是今年上海国资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在今年举办的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创新大赛中,有20家集团80余家企业面向全社会开放100多个场景,征集到超过1500个解决方案。

浦发银行、中国太保等运用大数据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金融产品服务,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通过数字技术实施个性化施工和高精度维护,上港集团用F5G技术减轻了可视化网管60%的运维负担——如果说上海国资是一艘巨舰,数字化无疑让这艘巨舰变得更加轻盈敏捷。根据规划,到2025年,上海国资的数字经济比重较2020年翻一番,80%以上的国企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在数据运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孵化培育5至10家数字新主体。

创新的平台需要创新的机制。引入员工持股、推动上市混改,目前上海国资旗下的上市公司已超过90家。通过改革和创新共振,抓重点、补短板、强示范,国资国企将为“稳中求进”贡献更大力量。

改革动真格 实效方能显

□记者 李宇佳 沈阳报道

“十四五”开局之年已然接近尾声。

在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职工们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确保着冬季各产线生产顺利进行、重点合同按期交付,毫无懈怠之意。不仅如此,职工们心里也在盘算着一件事,如何让企业成本再降一点,效益再增一些。

原因无他。契约化承包经营的改革模式和“授权+同利”为核心的市场化举措,让企业与职工紧紧拴在了一条线上,共担决策风险,共享创效成果。企业存在冗员,那就竞聘上岗,能者上、庸者下;部门繁多,那就优化合并,保留核心主业;自主权少,那就下放决策权,让企业每个触角都盯着市场需求干。

如今,朝阳钢铁已通过改革实现逆袭:今年1月至9月实现利润14亿元,已超过2018年全年利润总额。对于许多人来说,14亿元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但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以朝阳钢铁现有的1984名职工来说,把这14亿元平摊到每个人身上,就相当于每名职工每个月能为企业实现利润达7.8万余元。

试想,若一名职工每月可为企业创造价值数万元,这样的职工必被企业视若“珍宝”,既无被裁员之忧,又有实现抱负之处,愿与企业共进退;而企业拥有成百上千名这样的职工,则必定活力十足,发展势头迅猛。

而改革,就是这发展的根本动力。常言道,墙上画饼不能吃,纸上画马不能骑。只有真刀真枪的改革、触及灵魂的改变,才能让企业活力不断提升。辽宁方大集团接连参与了东北制药、中兴商业、北方重工的混改。今年上半年,东北制药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69%和3.73%;中兴商业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加11.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13.4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北方重工完成的销售收入比2020年全年多了2亿多元。

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广大员工。以北方重工为例,实施混改至今,北方重工在岗职工月平均应发收入较2018年增长52%。其中,汽车转向分公司仅2020年一年就实现新增订货同比增长39%、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员工收入平均同比增长29%。

通过大刀阔斧的市场化改革,曾经的“僵尸企业”“困难企业”实现完美蜕变。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三省一区省级监管企业和驻当地央企及子企业营业收入和所有者权益同比分别增长28%和5%。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年度目标是要在年底前完成总体改革任务的70%以上,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2022年全面完成三年行动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辽宁省已于今年9月启动辽宁沈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公布改革方案,全面升级实施沈阳区域综改试验,优化全省国有经济布局。到2022年末,辽宁省国有资本将向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可否认,市场化经营机制仍待完善、产业布局结构存在短板、企业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等问题,尚制约着辽宁国企改革发展的步伐。但只有紧跟时代的改革,刀刃向内的真动真改,才能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国企高质量发展夯台筑基。

绿色转型 砥砺前行

□记者 骆晓飞 陈杰 西宁报道

察尔汗盐湖,一艘艘采集光卤石的采盐船在盐田上游弋作业,将原料源源不断地输送进生产车间。与以往不同,从今年5月起,随着“5G+采盐船自动控制”系统试点投入运行,这些采盐船中,有2艘实现了精确远程操控和无人值守。

“通过5G+智慧采盐,不仅减少了采盐船的人员配比、提高了采盐作业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采收效率。”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盐湖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贠红卫说,盐湖产业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

2021年4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意将《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作为青海省“揭榜挂帅”的首个项目。不到半年,这一项目完成从发榜、论证到揭榜的顺利落地。

事实上,于青海盐湖产业转型而言,2021年,远不止单纯技术创新,更像一场全新产业架构重塑和发展理念的升华。

2021年,青海省政府联合工信部印发《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2021—2035年)》。据此,聚焦钾肥主业、立足生态盐湖,“盐湖股份”扛起了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大旗。“盐湖股份”恢复上市后的三季度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99亿元,净利润37.15亿元,同比增长75.41%。

“盐湖股份”的嬗变,折射出一年来青海国企国资正在经历艰难变革,也预示着青海优势特色产业值得期待的前景。

青海省国资委企业改革处处长田勇介绍,立足青海生态地位和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在青海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中,推动国有资本整合资源、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绿色转型,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产业结构,是两大最难也最为关键的任务。

“以科技支撑促进资源开发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转变,以科技支撑企业向高效率、低排放转型,是必然选择。”田勇说,与此同时,紧跟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四地”定位,参与其中、融入其中甚至成为龙头,是青海国资国企进行深化改革和寻求绿色转型的方向。

俗话说“船大掉头难”。青海国资国企产业结构长期偏重,重化工业占比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盈利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让青海的国资国企改革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可贵的是,在2021年,青海改革步伐更加坚定。

这一年,青海国资国企改革以笃定的绿色转型信念和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推动当地国有资本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参与和融入绿色有机农牧业产业、文化旅游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使当地国资国企在特色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日益凸显。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