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都”樟树探索打造中医药“生态圈”
2022-08-31     □记者 崔璐 李美娟 南昌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图为仁和中药经典名方固体制剂车间。(受访单位提供)

江西省樟树市被誉为“中国药都”,有着上千年的中药材种植、炮制历史,自古就是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美誉。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了解到,樟树市近年来加强政策支撑,夯实一二三产业基础,培育中医药全产业“生态圈”: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建设中药材道地优势产区,提升中医药制造创新技术,促进“中医药+”多业态融合发展。

“种”好道地药材

今年夏天,药材种植商付四平呵护了5年的枳壳树首次大规模挂果。“首批挂果的2000亩枳壳树产出枳壳鲜果428吨。”付四平说,这些枳壳鲜果经产地直接加工后,将作为原材料销往国内各大中药生产企业。

枳壳是樟树道地药材“三子一壳”(吴萸子、黄栀子、车前子和枳壳)之一。在付四平看来,围绕道地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可有效保证中药材质量,也是做大做强中药材种养业的重要路径。他从2017年锚定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在樟树发展道地药材种植。如今在樟树市吴城乡塘下村,他总共种植了6700亩中药材,品种以枳壳为主。

2019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投入400多万元对800亩核心种植区实施数字化提升。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付四平发现,参考智能化设备收集的环境数据,种养者可更精准掌握中药材“健康”状况,采取更科学的种养举措。

不只是付四平,认为中药材种养业应聚焦道地药材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生产,已成为行业共识。

在樟树市,当地政府近年聚焦“三子一壳”,引导资源要素聚集,建设中药材道地优势产区。2017年以来樟树市累计投入2亿多元发展“三子一壳”等中药材种植,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龙头企业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1年樟树市牵头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 樟树黄栀子》和《地理标志产品 清江枳壳》两项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获批发布。截至目前,全市包括樟树吴茱萸、樟树黄栀子、清江枳壳在内的三项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全部完成了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发布。

当地干部介绍,标准对中药材的栽培、采收、加工、品质、检验规则等进行了规范。标准的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将不断提升樟树道地药材品牌影响力。

目前,樟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77万亩,较2017年增长近120%。其中,道地药材枳壳22.27万亩,黄栀子4.3万亩,吴萸子4.2万亩,车前子2.8万亩,“三子一壳”种植面积共33.57万亩,在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占比66%。

“制”成优质中药

走进江西省樟树市福城医药产业园,仁和药业全资子公司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中药经典名方产业升级技改项目已完工,新建的智能化生产线,可提升中药制造技术水平,提高中药产品质量。

“引进先进生产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支持政策,这个项目可获得专项补贴上千万元,有效减轻企业投入负担。”企业总经理涂海龙说。

为提升中医药制造水平,近年樟树市加强政策支撑,引导企业做好质量控制和技术升级,同时注重补链强链延链,促进产学研合作,营造良性产业“生态圈”。

以往樟树药企常常要把检测样本送往外省第三方机构检测,运输距离过长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2019年落户樟树市的江西华星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让樟树药企在家门口就可以送检,方便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近三年来,这家公司已实现对樟树市中药饮片企业检测全覆盖,近一年检测了2000批次中药材。总经理叶维军介绍,“我们要为樟树药企保驾护航,推进‘质量数字化’行动,真正凸显出‘中国药都’‘灵’的特色。”

樟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企业服务股股长孙立介绍,对于有意愿采购检测设备的中药饮片企业,樟树市出台扶持办法给予检测设备补贴。

从一个产业更加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聚焦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不可缺位。

2020年,樟树市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江西樟树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对樟树的枳壳、樟头红(陈皮)等道地药材种质、种植、初加工进行全链条研发。

“我们还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比如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樟树中药炮制技艺标准的制定’研究项目,获得省关键重点技术‘揭榜挂帅’项目。”樟树市科技局局长熊厚文说。

数据显示,樟树市从事饮片炮制、中成药生产、检验检测等技术人员超3万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数量占全省的40%,年产量达全省70%以上。

樟树市中医药产业“生态圈”的优化,吸引了北京同仁堂、华润江中、仁和集团等龙头企业持续注资,中药经典名方、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项目,共同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擦”亮药都品牌

樟树自古就是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美誉。为让药品更加高效到达目的地,樟树市近年打造“云仓储+云物流”智慧物流模式,推动中医药流通与数字化深度融合。

机械手码垛、分拣机拣选、螺旋输送机输送……在江西五洲医药营销有限公司,智能化管理让企业彻底告别了人拉肩扛式的药品分拣,日平均储存能力达35万标准箱,日吞吐量达2万件。不只是这家企业,樟树市39家医药企业基本实现销售、分拣、派送数字化、智能化。2021年全市药品流通批发企业销售额164.27亿元,占江西省总量三分之一。

插上“数字翅膀”打造“永不落幕”的药交会。樟树药交会已成为全国中医药界促进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15年,樟树市引入“互联网+”,从初期单一的展示、宣传、签约功能模块,逐步引入新媒体平台、VR/AR虚拟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2021年第52届樟树药交会成交额达220.6亿元,其中“互联网+药交会”交易平台成交额87.7亿元。

举办“永不落幕”的药交会、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小镇、推动中医药与旅游深度融合……樟树努力做大中医药板块,吸引人们走进樟树,推动樟树中医药更好走出去。

连续几届樟树药交会举办地岐黄小镇是樟树市打造的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2019年樟树市在岐黄小镇启动了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2021年正式向中小学开放,让孩子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2021年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接待研学、团建人数约2万人。

今年6月樟树被评为省级中医药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樟树力争用5年时间将阁皂山景区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开发一批具有药都特色的旅游商品、中医药膳和养生食品等,提升“中国药都·养生福地”旅游形象;推广热敏灸等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支持康养机构开展拔罐、刮痧、针灸、艾灸等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将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特色康复更好地融入群众生活,建设国家级中医药康养基地。

江西省近日出台的《江西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支持樟树市以“擦亮中国药都品牌”为主攻方向,力争到2025年“中国药都”中医药产业规模实现“五年倍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