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
数实融合要特别关注个体工商户
2022-09-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过程中,有一特殊群体值得特别关注,往大处说这个群体叫市场主体,往小处说是市场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叫个体工商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表示。

“当前宏观政策特别是其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其发力点主要是放在市场主体身上。”高培勇指出,无论是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日前召开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均多次强调了市场主体。根据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均为市场主体。从数字上看,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估算,1.6亿户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占1.1亿,大概比例为2/3。

“用市场主体覆盖企业作为经济分析的对象以及宏观政策制定的依据,凸显了个体工商户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高培勇说,宏观经济分析的视野正在持续拓展。这些年,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关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之外又把视角延伸到个体工商户。“在讨论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时,应注意这一点。”

高培勇特别指出,个体工商户一旦进入经济分析视野中,就要注意到它和其他市场主体成分的不同。个体工商户是双重角色定位,它是生产者、经营者,同时又是消费者。“由此说来,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有三类对象需要关注:一是企业,这是我们传统的观察分析对象;二是消费者家庭,不能脱离家庭去谈论数字经济的发展;三是个体工商户,要同时考虑它的两方面功能。”

为什么要把市场主体特别是把个体工商户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加以强调?高培勇认为,第一,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所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根基就是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大盘就是要稳住市场主体。”第二,稳住经济大盘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三稳”中核心基础是稳就业,就业稳了,居民收入和民生才有保证,社会财富才能稳定增加,稳增长也才有支撑。每年1300多万人的城镇就业,绝大多数是靠市场吸纳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8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实现就业稳,必须依托于市场主体,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第三,面对风险挑战,市场主体往往是最先感知到的。讲到市场经济,实际很大程度上讲的是市场主体,只有从统筹市场主体的安全和发展入手,才能下好经济安全的先手棋,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总而言之,当前经济形势下,我们要特别关注市场主体,尤其要关注量大面广的个体工商户。”高培勇认为,当前对市场主体的研究特别是对个体工商户的研究远远不够。不管是实践层面的具体调研,还是从更高层面的规律性研究来看,均有较大提高空间。“今后,不管讨论数字经济还是实体经济,要把个体工商户纳入其中。个体工商户大多是小型服务业,和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都是非常密切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