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22-09-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要让更多的植保无人机在家乡得到普及!”带着这一想法,何杨阳带领团队联合上海中航欣盛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了无人机植保培训基地,把周边的农户、农机手也培养成了无人机驾驶员。

“自己田里完成打药施肥之后,基地培养出来的无人机飞手也会在植保周期内前往上海其他地区参与统防统治。目前上海地区无人机施药的价格差不多是10块钱一亩,对农户来说是笔很不错的收入,而且还可以减少无人机的闲置,摊薄购机成本。”何杨阳表示。

对农户来说,驾驶无人机是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的好途径;对年轻人来说,围绕植保无人机的使用、维修、研发,也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农业岗位。

“现在我们田里面有一个博士生,一个硕士生,专门负责无人机性能的测试工作,这是农业数据采集分析的重要环节,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受过更高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现代化农业对于他们来说也具有更高的自我价值实现空间。”何杨阳说。

——“小翅膀”飞出新职业

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成为了一项新职业。根据人社部同年发布的《新职业--无人机驾驶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的相关从业者总数有数十万人,就业领域以影视航拍、农林植保、电力巡检、航空测绘四大领域为主,相关从业人数超过总数的55%。

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和技术的发展,未来,专业的无人机驾驶员需求仍然旺盛。

工信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综合考虑产业成熟度提升后的发展规律,民用无人机产业将由高速成长转向逐步成熟,按照年均25%的增长率测算,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

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新供给产生新市场,新市场创造新就业。

以农业植保无人机为例,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调查,2021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97931架,同比增长了39.22%。预计未来我国年飞防作业面积将达到50亿亩次,全国将需要约30万架植保无人机,带动8万名以上新型农民创业,提供2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由此带来的无人机植保服务及专用药剂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人民币。

“作为千亿级规模的无人机产业,未来几年我国无人机驾驶员需求量缺口巨大。”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任斌表示,无人机驾驶员成为新职业,将促进我国无人机驾驶员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培养体系的建立,提高无人机驾驶员的技能、技术水平,解决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空缺,对促进产业发展、解决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转”出发展新天地

无人机驾驶员这一新职业的兴起,折射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勃勃生机。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2年的52.2%提高至2021年的6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3.5%提高至60%以上。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劳动者素质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升,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发展,带动劳动生产效率持续提高。

在农业领域,“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装备对粮食丰产丰收贡献率显著提高。”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此前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机械化、智能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应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加速融合。

“无人机驾驶员在农业领域的涌现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形成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新业态。”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加深,传统的农业劳作方式往往不再适用。以无人机驾驶员为代表的现代化农业岗位,更能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也将为农业现代化转型增添动力。

2021年12月,人社部发布了18个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无人机驾驶员位列其中。“未来无人机在农业领域运用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带来的发展空间,将是我们大展拳脚的广阔天地。”何杨阳满怀信心地说,“作为新农人,我们也要不断学习,希望掌握更多的新技能,运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