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监管严防“带病闯关” 一季度IPO撤否量同比增逾三成
2023-04-03     □记者 张娟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3月29日至3月31日,北京忆恒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忆恒创源”)、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控传动”)相继撤回材料终止IPO,两家公司保荐机构均为中金公司。其中,在忆恒创源的保荐项目上,中金公司两名保荐代表人还存在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形,被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IPO撤否项目共计74家,相较于2022年一季度IPO撤否量同比增加逾三成。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IPO撤否项目的保荐机构多是招商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等大型券商,撤否原因为审核阶段发现问题、期后业绩大幅下滑、保荐机构执业存在违规行为几个方面。业内人士表示,IPO项目频繁撤回不仅会影响投行声誉、执业质量评价,也会影响其未来项目承接。全面注册制下,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针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券商也面临更大的监管压力。

中金公司IPO项目接连撤回

近日,中金公司保荐项目接连撤回,引起市场关注。3月31日,绿控传动撤回发行上市申请终止IPO;3月29日,忆恒创源也因撤回材料终止IPO。两家公司前期均已进入“已问询”阶段,但公司尚未回复一轮问询便撤回材料。此前的3月8日,中金公司保荐的广州绿十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亦终止。

上述撤材料的IPO项目中,忆恒创源比较典型。具体来看,中金公司指定该项目的两名保荐代表人为徐石晏、崔晔,存在以下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形:首先,未关注发行人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程序。2021年12月28日,上交所受理忆恒创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2022年5月26日,忆恒创源与Avnet Technology Hong Kong Limited签订采购协议,约定由后者作为中间代理商采购NAND Flash,合同金额为6072.69万美元(按当日汇率折合人民币40544.92万元),超过发行人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的50%,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营业成本的50%。根据发行人公司章程,该采购协议应当提交董事会进行审议,但发行人未召开董事会对以上采购协议进行审议即执行采购。上交所指出,保荐代表人未关注上述重大采购事项,未发现并纠正发行人重大经营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直至2022年7月现场检查后,相关问题才被指出并要求予以规范。

其次,未充分关注技术授权业务收入确认的准确性。报告期内,发行人技术服务和技术授权收入均来自于A公司。2018年至2021年,发行人确认的技术授权收入分别为5282.16万元、4669.95万元、5159.06万元、6690.02万元,毛利率为100%。2021年4月,发行人确认2021年第一季度授权收入2461.50万元(对应374.58万美元),但现场检查发现,其中分属2个项目合计191.07万美元的技术授权收入的实际结算期间应为2020年第四季度,发行人1255.59万元(按2021年4月入账汇率测算)技术授权收入确认存在跨期。经测算,以上跨期收入导致2020年度净利润少计1067.25万元,对该期净利润的影响较大。上交所指出,保荐代表人未充分关注发行人技术授权业务收入确认的准确性,未对结算单列示产品的对应实际销售量数据进行充分核实,未发现相关收入确认存在跨期,导致发行人申报后出现较大比例的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因此,去年12月30日,上交所对忆恒创源予以监管警示。同时,因存在保荐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情形。上交所对保荐代表人徐石晏、崔晔予以监管警示。

年报显示,2021年,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了A股IPO项目23单,主承销金额1005.38亿元,排名市场第二。不过,2022年,中金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了A股IPO项目32单,主承销金额528.63亿元,排名市场第三。同时,2022年,受境内外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中金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260.87亿元,同比减少13.42%;实现净利润75.98亿元,同比减少29.5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88%,同比下降5.77个百分点。

头部券商撤回数量居前列

据IPO咨询机构尚普咨询统计,2023年第一季度,共有34家保荐机构承担了85家A股过会企业的保荐业务,项目主要集中在5家保荐机构:中信证券(14单)、中信建投(7单)、海通证券(6单)、民生证券(5单)、安信证券(4单)等。招商证券、中金公司则相对落后,分别承担了3家、2家过会企业的保荐业务。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IPO撤否项目共计74家,相较于2022年一季度的56家,IPO撤否项目数量同比增加32.14%。今年1月至3月,IPO撤否项目分别为17家、19家、38家,今年3月份IPO撤否项目出现大幅增长。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记者表示,历年一季度都是撤否高峰期,今年撤的多,是因为去年申报的多。整体来看,一季度IPO被否的比较少,大多数都是撤材料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在审核阶段暴露了一些问题,主动选择了撤退。也有一些年报出来后业绩大幅下滑的公司认为通过概率降低,就主动撤了材料,还可能是公司经营问题、行业问题、投行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一般来说,保荐机构的单个项目撤回不一定有问题,但撤得多了,是公司内部把关不严。

记者注意到,基于大量的项目基础,尽管头部券商撤否率不高,但部分券商表现稍显落后。一季度,招商证券、中金公司的撤否率远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金证券等多家券商。Wind数据显示,招商证券一季度IPO项目撤否率为14.58%,中金公司为11.11%;而与招商证券保荐家数(48家)一致的国金证券撤否率为8.33%。从IPO撤回家次来看,招商证券、民生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居前列,撤回IPO项目均在5家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IPO“一查即撤”现象仍持续存在。在今年1月被抽中的年内首批5家现场检查IPO企业中,由海通证券保荐的项目浙江羊绒世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羊绒世家”)在抽中之后不久便撤回申报材料。今年1月6日,羊绒世家向深交所递交了IPO申报稿,同日就被选入现场检查名单;仅一个月后,羊绒世家就终止审查。

持续强化保荐机构责任

针对撤否项目保荐机构执业问题,广东证监局曾在去年发布的一份通报专刊中表示,多数撤否项目仍然暴露出相关保荐机构存在多方面问题:一是执业理念转变滞后,“带病闯关”心态犹存;二是板块定位不准确,科技、创新、成长属性论证不充分等。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我们切身的体会是项目越来越难做了”,4月2日,某头部券商北京分公司投行总经理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全面注册制对保荐机构投行业务执业质量和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对保荐机构精准画像、对撤否率较高的机构采取差异化监管等措施,使券商面临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对IPO项目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今年2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关于进一步督促会员提升保荐业务执业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深交所对注册制下IPO保荐业务执业质量较低、内控风险较大的会员(以下简称保荐人),实施现场督导、专项自查的差异化监管安排,引导行业牢固树立质量优先的发展理念。其中,“执业质量较低、内控风险较大”的认定情形就包括项目撤否率较高、受到违规处理较多、廉洁从业风险较高等。

《通知》中同时细化对保荐人的追责,保荐人在深交所IPO保荐、承销业务中,因违反廉洁从业规定或者发生其他违法违规事项受到违规处理,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抽取实施现场督导。主要包括:被中国证监会实施两次行政处罚的,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被中国证监会实施一次行政处罚,或者一次重大行政监管措施;或者被深交所实施一次纪律处分,或者两次书面警示,或者一次书面警示且其他措施占比在百分之八十以上,或者其他措施占比超过百分之百的,抽取一定数量的保荐人,对其保荐的IPO项目按百分之五以上的比例抽取实施现场督导。

此前,为促进证券公司进一步建立健全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压实执业责任,切实提升投行业务执业质量。2022年12月2日,中证协发布了《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对投行的执业质量设置了多个加减分项目,其中,IPO项目材料撤回成重点减分项目,申报项目被撤、被否都会被记入评价指标体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