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加码”汽车产业合作
2023-10-27     □记者 张建 王晓林 长春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引领·革新·超越”为主题的2023中德汽车大会前不久在中国汽车制造重镇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并在河南郑州和长三角区域进行了产业对接与考察。

与会中德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长时间努力已走在世界前列,双方应相互借鉴和学习。

中德汽车合作的“双向奔赴”

据介绍,中德汽车大会是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德国8个汽车产业集群共同发起的,自2017年首次召开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为中德两国搭建了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和经贸合作的平台。数据显示,本届中德汽车大会促成了中德双方240余家企业、60余家院所(机构)的深入交流, 成为促进中德两国汽车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另外,本次中德汽车大会还通过中德城市会客厅、主题招商推介会等多种务实高效的方式,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成果。其中,仅长春市举办的单场推介会就有21个汽车产业类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金额250.19亿元。

大会上,与会者普遍认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是中德合作的典范和标杆。目前,全球汽车业已进入能源转型的重要时代,中德汽车业的合作将进一步延伸拓展,在技术、市场、人才、管理、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实现协同共赢。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唐颂说,中国大市场为德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中国市场是一个海洋,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汽车市场是中国消费市场里最重要的板块之一。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很多举措,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相信这将为德国企业带来更多信心”。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德国车企在华投资和建设也在进一步扩大。前段时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通过并购、投资等合作方式,从核心部件、整车生产到智能化,全面实现中国本土化,为其他合资品牌在华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样本。

作为近年来德国对华投资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之一,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长春测试中心近日正式启用,标志着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建设迈入全新阶段。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施睿哲说,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中德汽车将实现全球领先。

此前,大众集团和奥迪公司分别与中国一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和中国一汽一起协力强化大众品牌的产品阵容,推动电动化发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大众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不断提升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研发能力。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殿勋表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形势下,包括德国车企在内,大量德国传统制造企业正在转型,而中国已成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聚集地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创新高地,中德汽车业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合作,将为全球汽车业探寻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提供有力支撑。

合作共赢才是全球汽车业方向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此次组团来访的德方人员中,大部分是德国中小企业,他们非常关注中国市场,积极寻求对话合作,希望双方产业资源的深度协同能够带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加速落地,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德国Phototherm汽车检测公司总经理贝恩特·考特是第一次参加中德汽车大会,他说,“这次大会对我很有吸引力。”和很多德国企业一样,Phototherm希望能够与比亚迪等优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业务联系,学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数字彰显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成功。”德国驻华使馆公使斯蒂芬·葛若海表示,目前的德国投资表明,德国公司坚持积极发展同中国汽车工业的合作,这不仅顺应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也受益于中德两国间的良好框架条件。

斯蒂芬·葛若海说:“我们既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并在发展中实现经济和技术上的互利共赢,也能为我们未来带来更多的福祉。”

业界认为,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压舱石,中德汽车产业链的深入融合,是全球汽车产业链稳定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一汽副总经理雷平表示,汽车是典型的全球化产业,保护主义将会是创新和技术的“绊脚石”,只有加强沟通、深化合作、良性竞争,才有利于中德两国汽车企业的健康发展。

德国萨尔州经济发展局局长斯特凡·施魏策称,萨尔州可为正处于技术转型中的中国企业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其与德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他认为,未来两国在汽车领域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希望能与更多的中国企业达成合作,使双方获益。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赟表示,接下来的五年至十年,中德汽车产业间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

在他看来,随着汽车“新四化”的逐步深入,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分布也在逐步发生变化。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和变化,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参与者们已经做出了很多尝试,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态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汽车产业不仅会诞生一批全球化的领先车企,也会在更大的舞台上衍生出更多、更新的商业模式”。

感受中国市场“温度”与“速度”

刘殿勋说,近年来,我国始终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各类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支持保障。作为主办方之一,希望中德汽车大会能够在促进中德汽车产业需求对接、发掘中德汽车合作亮点、培育汽车产业新动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中德汽车大会期间,施睿哲及其团队出席了多场活动,推介当地的招商政策,忙得不亦乐乎。他说,很多德方人士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据悉,为方便中德双方交流,此次大会的主办方在大会主标识等方面均用中德双语进行了标注,并为德国客商与中国企业搭建了中德城市会客厅等平台,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中德双方的合作不仅有温度,中国各地正在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也创造了不少“中国速度”。

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是德国纬湃科技在中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企业近3年来已累计在吉林投资超过5亿元,研发团队增至330人。今年8月,纬湃汽车电子长春全新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大大加速了企业的电气化转型步伐。

落位于长春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是奥迪在华第一家专用于生产豪华纯电动车型的工厂,规划年产量超过15万辆,计划于2024年底投产基于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平台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同时,新工厂将深入贯彻奥迪全球生产网络环境项目“零排放计划(Mission: Zero)”,实现碳中和的可持续生产。新生产基地建成后,奥迪将为长春创造约3000个新工作岗位。

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用5个半月时间实现暖封闭,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一个月,令德方感到惊讶。

据了解,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规划以来,长春市随即组建项目专班,仅用2天即办理完成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必要手续。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还为项目全过程服务,提速项目建设速度。

基建项目负责人刘冬林说,在寒冷天气下施工,少不了科技的支撑。正是借助高精度的3D扫描技术、VR技术以及虚拟仿真技术等数字化工具,进行跨地区线上高效合作,加快了项目施工进度。

施睿哲说,在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成立之前,曾对不同城市进行了深入评估,最终选择长春作为公司的总部和生产基地,就是因为在这里,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温度”与“速度”。

“我们的战略是‘在中国、为中国’,奥迪将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和生产自己的产品,贡献自己的生态系统,同时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施睿哲相信,与中国的合作可以取得非常好的进步。同时,合作双方也需要多讨论、多沟通,一同挖掘潜力,共同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取得成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