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郊野小道上,微风带来泥土的芬芳和果实的香甜,游客们或在花丛间拍照,或伸手摘下刚刚成熟的果实,循着视线望去,是绵延的花海和远山。秋日的福建漳州,这样的画面随处可见。
地处闽南的漳州市,依山傍海,气候温润,被誉为“花果鱼米之乡”。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兴起,农业大市迎来文旅转身。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海、侨优势,漳州将花果鱼米打造为四时不谢的风景,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从“郊野果园”到“城市公园”
秋日午后,空气里弥漫着淡淡蕉香。红墙燕脊的闽南古厝掩映在蕉海之中——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人们有了另一处“看海”的地方,那是家门口的“香蕉海”。
天宝镇有“蕉乡”美誉。历史上,天宝香蕉远销新加坡、日本等地,深受海外民众喜爱。如今,这里依然有1/4以上人口种植香蕉,香蕉年产值达7亿多元。
随着城市化进程,万亩蕉林已无法再扩张,新一代天宝人在传统种植业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
他们将目光瞄准小镇的另一张名片——“林语堂”。天宝镇珠里村是文学大师林语堂的故里。2017年,漳州市将林语堂纪念馆周围的万亩蕉林规划为“香蕉海”,建设了栈道观光带、语堂纪念区等,旨在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品语堂文化、听雨打芭蕉’的农旅模式很快吸引了十里八方的游客。去年旅游人数达到18万,今年预计还会翻番。”漳州蕉海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金辉说,眼见人气旺了,珠里村的蕉农有的支起摊子摆上抓面、盐焗鸡,有的应聘成为景区保安和保洁员,纷纷谋起新营生。
村口不远处,村民林文成开起一家大排档,他用“京华烟云”等林语堂的文学作品来命名店里的招牌菜,“现在,村里既有物质食粮又有精神食粮,文学和美食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距离香蕉海不远处,是这座城市的“另一片海”——荔枝海生态文化园。园内,漳州姑娘陈秀娟正忙着给游客们讲解闽南种植荔枝的趣闻。她很庆幸,自己的工作与荔枝美妙结缘。
凤凰山所在的九湖镇种植荔枝已有上千年历史,世代相传、逐年扩种而蔚为大观。据圆山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雄毅介绍,为了引导市民对荔枝树和荔枝文化的珍视,漳州市对九湖镇核心区的1800亩荔枝林实行征收保护,配套建设了慢行绿道、驿站、观景平台等,打造出现代农业特色空间。
6月下旬荔枝成熟后,园里便常常人头攒动。“荔枝海的存在,为周边工业园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城市绿肺。人多的时候,一天的游客甚至达上千人。”陈雄毅说,如今,凤凰山古荔枝林(九湖荔枝海)已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正筹建漳州荔枝博物馆,将向世人展示闽南民俗、荔枝种植历史等。
春有水仙、夏有桃李、秋有蜜柚、冬有柑桔……地处福建省最大的平原,四季飘香的花海与果林是漳州的一大名片。近年来,漳州市将多个郊野果园改造为生态公园,游客在欣赏“春华秋实”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四时不谢的风景线。
从“耕海牧渔”到“渔旅融合”
这个夏天,漳州东山下西坑村的渔民们告别了“农闲”。往年这时候,收完龙须菜的村民闲来无事只能坐在村口发呆,而今年,大家找到“靠海吃海”的另一种方式。
“从春节假期到暑期、国庆,我们的客房基本爆满。”刚刚送走客人的许梅贞喜出望外,作为村里第一个养殖龙须菜的渔民,两年前,她将家里两套房子修缮一新,率先建起民宿,如今民宿已有30个房间,面积达到1600多平方米。
下西坑是东山岛最西端的一个小渔村,这里的人们世代以讨海为生。两年前,驻村第一书记颜丽芳刚到村子时,龙须菜养殖是这里为数不多的产业之一,虽然效益尚可,但也面临发展瓶颈。由于夏季水温高不适宜养殖,渔民一年有半年赋闲在家。
产业转型成为下西坑村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们所有资源都在海里,出路也在海里。”颜丽芳与村民合计,村子有渔港码头、停车场,沿海一带房屋也别有特色,何不像其他村庄一样搭上海岛旅游的快船,让渔民在农闲时多一份生计?打定主意后,颜丽芳引导村民清理路边垃圾,美化村庄环境,还请来台湾团队为村子做景观设计。
如今走进渔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养殖浮筒墙,上面绘制着下西坑村全景。整洁的村道边,渔民们用麻绳渔网串起浮筒,画上本地特色的章鱼和鲍鱼等。站在岸边远眺,落日余晖洒满海面,泛起金色涟漪。
在许梅贞看来,虽然村子的景点风光并不突出,但千百年来沿袭的渔业传统是一张独特的旅游名片。“我们会带着客人去看龙须菜、挖海蛎、收渔网,体验传统渔家的‘讨海人’生活。”她说,目前已有4个村民经过培训取得游艇证,明年将会有更多村民成为专业化的“海上导游”。
一花引得百花开。随着游客增多,下西坑村有6户村民把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作为“先吃螃蟹的人”,旺季时,许梅贞会匀出一些客流到其他民宿。
“这犹如种树的过程,我们种下了种子,浇了水,相信很快就会迎来开花结果。”颜丽芳说,眼下,虽然养殖面积逐年减少,但下西坑村已从海岛最落后的村庄变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随着“海上动车站”、落日码头集市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渔村未来更加可期。
在东山,越来越多小渔村从“讨海经济”迈向“观海经济”。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东山共接待游客81.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0.97亿元,较2019年增长19.42%。“‘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是东山岛经久不衰的名片。从旅游配套的改善提升,到文旅资源的深入挖掘,再到各类文化体育赛事的举办,东山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东山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方雪萍说。
从“山水之美”到“文化之乐”
青山绵延、稻浪翻腾,隐没在绿野中的茅草屋彰显异域风情。在位于漳州双第华侨农场的鹭凯生态庄园,“60后”张松勇正在打造“梦中的故乡”。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在农村长大,当我们落叶归根时,也希望乡村像城市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综合体。”2015年,张松勇回到家乡,眼前的1500亩土地成为他的“试验田”。
与许多旅游景区不同,双第华侨农场缺少名山胜水,如何平地起高楼?张松勇试着从文化上寻找答案——历史上,华侨农场安置了来自印尼、越南、缅甸等8个国家的归侨共4700多人,目前这里约2/3人口是归侨侨眷,“受东南亚异域风情的影响,侨民们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邻里活动丰富,这是我们最宝贵的人文资源。”张松勇说。
从茅草屋、吊脚楼到东南亚歌舞演出,从菠萝蜜到村民自制的咖喱饭、印尼粽……经过8年建设,精致的东南亚风情村引来众多游客。国庆期间,这里的100多个房间早早就被预订一空。
“没有文化的结合,农旅融合无法走远。”张松勇说,2016年,在得知漳州抗战华侨女英雄李林的事迹后,他辗转收集资料,在园内建起李林纪念馆。这些年,他还将千人村跑、踩高跷等群众体育运动引入庄园,让游客纵情山水同时体验健康休闲运动。
“农文旅”结合的模式也让本地侨民的身份悄然转变。在距离庄园不远的“小梁家”糕点店,印尼归侨后代梁惠蓉一边搅拌木薯粉、椰浆,一边上锅蒸熟,动作轻盈而熟练。
制作千层糕是印尼侨眷的拿手好戏。在梁惠蓉记忆里,小时候,逢年过节,她总能见到爸妈坐在烤炉前制作千层糕:一层烤熟,再添一层……如此反复20次,做一个平均要花2小时。随着年龄增长,父母慢慢干不动了,眼见家族技艺就要失传。
2010年,她和丈夫回乡接手了糕点店,注册了“小梁家”商标。如今,南来北往的客人常常到这里打卡,再带一份作为伴手礼,附近景区也会预订“小梁家”的产品。梁惠蓉还与一电商团队合作,打算将自己的印尼小吃卖到更远的地方。
“归侨文化是农场独特的人文资源,农场坚持‘基础先行、项目带动、突出生态、旅游兴场’的发展思路,旅游搞起来,环境好起来,愿意留在农场工作、生活的归侨也会越来越多。”双第华侨农场党委书记庄立新说。
旅游让文化“被看见”,文化也让旅游“被记住”。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漳州融合了海洋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侨乡文化等多元文化,在农旅融合的道路上,这些文化符号赋予农业旅游新的内涵。
“漳州山海兼备、文化深厚,近年来,我们发挥传统特色农业优势,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休闲农业产业规模日渐扩大,发展内涵和档次不断提升。目前已初步形成休闲农庄、花果观赏、生态养生、滨海度假、农业学习教育等5个休闲农业产业带。”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叶绿保说,自2016年以来,漳州市新建、改建、扩建改休闲农业项目达15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