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2023-11-22     □杜国功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近日在武汉开幕。大会以“数实融合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题,举办1场开幕式、2场专题会议、近20场平行会议和多场特色活动。图为参观者在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工业化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贯穿在现代化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要深刻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要求,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面,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我国工业发展新局面。

深刻理解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要求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深刻分析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这也是新型工业化纵深推进的总体要求。

一是回应时代性变革性的挑战考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时期。世界经济仍在复苏乏力中徘徊,主要发达国家加速先进制造业回流,诸多新兴经济体加速工业化进程,使得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严峻局面。如何确保外部环境变化之下统筹发展和安全,如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如何确保极端情景下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如何确保发展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要做出回答的系列重大时代课题。

二是承载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工业化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动力,贯穿在现代化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基本都是依靠强大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而迈进现代化强国行列。工业化的广度和深度深刻影响着现代化的速度和程度,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持续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

三是遵循规律性特殊性的发展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既要看到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和我国工业化探索实践已表明,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为抓手是普遍规律、基本遵循、共性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不能忽视、偏离或舍弃;更要看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当前我国工业化正处在约束条件由宽到严的特殊阶段、发展目标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发展要求由量到质的关键节点,新型工业化必须立足国情实际和现阶段特点,坚持工业化普遍规律与国情特点紧密结合,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全过程,全面整体系统加以推进落实。

科学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要在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势变化准确把握特征要求的基础上,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推动新型工业化不断取得更大突破更好成效。

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引领带动,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条件和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要强化需求导向和场景牵引,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构建产学研用高效协同、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要针对我国材料、工艺等产业基础领域长期积累不足,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等短板问题,梳理明确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堵点断点卡点,集中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标志性重大技术装备突破和推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支持产品在应用端不断完善迭代升级,真正实现“三个”提升,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针对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定价权、话语权不足,加快国内增储上产和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化与资源型国家投资经贸合作,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矿业治理机制,进一步用足用好全球资源,保障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需要。

二是聚焦新老并举优化升级,着力完善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占整体工业比重超过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加大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完善企业技改标准要求,加强有关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共生、互促共进,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实现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持续巩固产业体系完整性独特优势。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赛道。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还不高,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既要继续促进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优势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还要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培育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抢占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式、融合式发展。

三是聚焦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着力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一盘棋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工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等存在差异的客观实际,有效调动各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无序无度扩张,注重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要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布局趋向合理,通过牢牢把握各自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要针对功能定位重叠、产业布局趋同、集聚效应不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提升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园区功能作用,推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升级。要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努力在开放竞争中实现跨越,不断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

四是聚焦深度融合赋能助力,着力充实动力强劲、绿色低碳的产业底色。要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针对工业行业场景复杂、数字化转型面临瓶颈、需求多元多样等问题,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优势,加快工业数字化转型。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网络、算力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实现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要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目前,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总量2/3左右,碳排放量占比70%左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要落实碳排放“双控”要求,抓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妥推进煤电、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国际认可的碳定价体系,改善工业用能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依靠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制造业能效水平,全面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关系战略全局的系统工程,要勇于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凝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智慧力量。

一是坚持有效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从工业化一般规律来看,一国市场规模容量决定分工广度深度,而分工广度深度决定产业发展水平。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显著优势,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支持。只有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各类商品和要素资源充分畅通流动,才能增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缓解工业发展面临的要素资源趋紧约束,创造形成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从各类要素市场制度来看,要针对数据等生产要素确权难、定价难、流通难等问题,切实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推动各类要素市场充分发育,提升配置效率效能,充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坚决破除市场壁垒来看,要重点解决一些地区在市场准入、一些领域在招标采购等方面设置的门槛、障碍或壁垒,消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因素。通过优化市场监管方式,秉持包容审慎原则鼓励创新探索,提高监管法治化、规范性和透明度水平,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二是坚持有为政府,提供有力保障。要不断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持续性和深入性,实现财税、金融、投资、环保、科技、土地等各类政策协同联动,优化完善实施方式,形成复合叠加效应。从产业政策供给来看,要牢固树立产业政策支持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强烈意识,加大对工业特别是对先进制造业、对重点产业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完善产业治理能力水平,全面落实已有政策办法,推动政策资源更多、更有力度、更大范围、更有针对性地向先进制造业集中、向重点产业链集中。从财税政策方面,要实施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研究出台首版次软件保险补偿政策。从金融政策供给来看,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逐步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规模,鼓励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新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三是坚持激活企业,提供有力保证。新型工业化归根到底要靠企业来实现,企业强才能工业强,工业强才能国家强。要进一步推动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同台竞技、共同发展,进一步抓大育小、梯度发展、协同共进,既要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也要培育聚焦细分行业领域,精耕细作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国有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骨干力量,要立足国家所需、产业趋势,围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新产业新赛道、保障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民营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7成以上,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激发动力活力,提振企业信心,增强企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