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长利:建议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
2024-03-05     □记者 王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国正在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如何让核电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体系,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实现绿证对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全覆盖,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绿色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全社会绿电消费意识也逐步提高。如何促进绿色清洁能源发电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更加高效、公平、合理发展,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2017年,我国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国家对享受补贴的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量核发绿证。发展至今,已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绿色低碳电力体系,建立了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两种市场机制,绿证核发范围拓展至包括水电在内的许多可再生能源,绿证也成为认定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和交易载体。

“作为稳定可靠的优质绿色低碳电力,核电迄今未被纳入我国绿证绿电体系,是唯一被排除在体系之外的非化石能源,这既不利于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核电行业的长远发展。”杨长利说。

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2023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333.71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亿吨。

杨长利表示,核电是主要的清洁能源,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数据,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千瓦时电的碳排放量为5.7克。核电每年可提供超过1600亿千瓦时的市场化电量,是用户购买绿电的重要选择之一,且核电机组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能极大缓解华东、华南地区绿电供不应求的局面。但由于核电企业无法提供绿证等“官方证明”,目前难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绿电消费需求。

杨长利说,目前我国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政策,没有体现核电的低碳属性和减排贡献,降低了用户购买核电的积极性。“未来,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该问题将会对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带来挑战,进而影响核电低碳价值的有效发挥。”

据了解,当前,欧美等国十分重视核电在碳减排中的作用,已有部分国家在政策或实施层面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范畴。其中,比利时、荷兰、芬兰等11国向核电发放了欧盟来源担保证书(GO证书),用于向终端消费者证明所用电力的绿色属性。美国伊利诺伊州、纽约州等在清洁能源配额中细分设置了零排放信用,专门适用于核电,以支撑实现各州减排目标。

杨长利表示,从我国国情看,碳减排任务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符合现有绿色电力体系促进碳减排的方针定位,水电纳入绿证的政策实践也给核电纳入提供了有益借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