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质生产力”一词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人民银行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近期,政策利好信号接连释放,股权投资、银行贷款等多路资金正密集涌向科技创新领域,加速灌溉科创沃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从今年预算报告来看,2024年中央本级科技支出继续加力,增幅达到10%。“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财政支出都有所增加,这将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说。
开年以来,多地也积极出台举措,拿出“真金白银”激励科技创新。日前,安徽财政统筹设立10亿元科技创新攻坚专项资金;江西首支省级科创基金完成签约,主要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及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北京围绕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机器人、信息产业共设立5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在政府资金引导与带动下,各方投资机构也积极布局科技创新赛道,“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愈发成为行业共识。(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