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共拓开放合作新空间
2024-03-28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接第一版)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论坛上介绍,随着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亚洲的本币结算需求上升,双边货币互换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总规模逾4万亿元人民币,有效促进了跨境贸易和投资。

近日,国办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新一轮务实举措。此次论坛上,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传递出扩大开放、深化合作的信号。

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愿与亚洲各经济体继续深化货币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徐志斌表示,近年来,外汇局推出了50多项改革举措,通过互联互通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市场的开放。“围绕外商投资,在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及合作方面,我们也在努力推进。”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德勤中国主席蒋颖说。

探寻未来合作新空间

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议题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热点,相关领域也蕴含着未来开放合作的新空间。

能源转型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论坛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4年度报告——迈向零碳电力时代 推动亚洲绿色发展》指出,打造零碳电力系统对亚洲实现碳中和及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速亚洲电力系统向零碳转型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和关键举措。

该报告建议,亚洲各国通过产业对话交流、产业技术合作、碳市场联通等方式,建设多维度、全方位的亚洲合作机制,携手迈向零碳电力时代。

“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在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充分展现了应有的使命与担当。”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罗必雄说。

在他看来,未来强化能源转型合作,既要自身发力、创新驱动发展,也要深化交流、加强协作,通过共同研发、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训等方式,推动清洁能源项目共建、新型能源技术共享,提升合作紧密度。同时,还要加强气候行动合作、社会机制合作,推动国际碳市场共建、碳足迹标准制定、碳中和技术研发,从技术合作和经济互动两方面入手,协同建立技术合作机制,联合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此外,科技创新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也为国际合作带来新空间。在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看来,中国需要投资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要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本一起来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中国未来会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很大,拥有大量机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