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近年来,一些县域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要素条件等,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形成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2023年,全国有57个县(含县级市、旗,下同)经济规模超千亿元,成为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同时,一大批经济总量在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县也蓄势待发,具备成为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基础。建议推广“千亿县”的发展经验,加快育产业、搭平台、促融合、优环境、强合作,因地制宜提升县域发展“五大”支撑力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千亿县发展的整体特征
全国千亿县以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7.4%的经济总量,整体呈现人均水平高、特色产业强、区域分布集中三大特征。
第一,人口密度大、人均水平高,经济实力较强。2023年,千亿县常住人口平均规模为108.3万人,是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县均面积约为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39.1%,人口密度约为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的6.9倍。全国千亿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合计9.3万亿元,人均GDP 15.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49个县人均水平超过同期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
第二,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水平领先。千亿县依托本地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区位优势,逐步建立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如,晋江市的纺织服装、慈溪市的家电、丹阳市的眼镜、长沙县的工程机械、温岭市的水泵、仙桃市的非织造布等产业,在全国和全球都占据重要地位。
第三,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区域分布不均衡。91.2%的千亿县(52个)位于城市群范围内,其中,长三角城市群28个,粤闽浙沿海城市群8个,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各5个。分区域看,东部44个、中部7个、西部6个;南方45个、北方12个。分省看,分布在14个省份,其中,江苏21个、浙江11个、福建6个。
千亿县发展的主要经验
普遍立足比较优势探索适宜路径,主要通过“育产业、搭平台、促融合、优环境”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首先是育产业,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发展根基。千亿县普遍以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千亿县第二产业占比达5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8个百分点,11个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规模超千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度、2023年度100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分别有5家、8家位于千亿县。
其次是搭平台,设立功能平台拓展发展空间。千亿县积极搭建各类功能平合,集中优势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截至2023年,全国千亿县实现省级及以上园区全覆盖,其中,33个县拥有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平台,24个县建有省级经开区、高新区、产业集聚区等平台。
再次是促融合,以城乡融合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千亿县聚焦建设宜居宜业之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2023年,千亿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3个百分点,21个县的城镇化率超过70%。千亿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高出1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著低于全国。
最后是优环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服务经营主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3年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市)显示,17个千亿县入选,占入选县域的42.5%。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截至2023年底,千亿县共培育367家A股上市企业,县均6.4家,其中,江阴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分别有35家、32家、31家上市企业。
因地制宜谋发展 打造更多经济强县
接下来,应重点聚焦经济规模在500亿至1000亿元的县域,打造更多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特色产业发展动力。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推动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增强县域资源配置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用好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工具,支持县域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大行下沉和中小银行能力提升,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展。推广江阴、昆山等地经验做法,加强县域龙头企业上市培育辅导,打造县域上市企业“集团军”。
二是完善园区平台功能释放发展潜力。对标国家级开发区标准,“以创促建”提升园区能级,对综合效益提升显著的园区给予一定激励。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园区建设和运营新模式,支持园区引入战略投资者和专业化运营商,推广“大园带小园”“园区+基地”等合作共建模式,支持“一区多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县域依托经开区或高新区,叠加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枢纽等方面政策,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临空经济区等的服务功能向县域延伸,打造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三是推进产城融合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中,加大对人口净流入县城补短板支持力度,推动“人产城”融合发展。提级扩能县城产业配套、市政公用、公共服务和环境基础设施,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服务资源,支持有条件的县城打造15分钟生活圈。支持县域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培育更多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丰富电商物流、文旅、康养、医美等新业态,稳定扩大就业岗位,带动城乡居民就近就业增收。
四是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部分重点行业和领域向民营企业放开竞争性业务,同等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打造县域投资兴业热土。对标营商环境创新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推进高频事项一窗受理、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五是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统筹城市群和都市圈核心城市与周边县域重大生产力布局,打造协同融合的产业圈、生活圈、通勤圈,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格局。依托核心城市生产组织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探索设立双向“飞地”,打造工业大县、旅游名县、商业强县。加强对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边境地区县域支持帮扶,采取共建园区、产业转移、人才和资金援助等多种形式,集聚更多产业、资金和人气,提升重要功能区的保障能力。支持不同类型县域深化合作,探索城市化地区县和农产品主产区县基于粮食调入调出规模开展利益补偿。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