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分明的毛色、憨态可掬的模样……大熊猫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生物重要性,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和关注的动物。大熊猫保护事业凝聚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多个地区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而保护大熊猫也保护了其他同域分布的珍稀物种,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即将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专家、驻华使领馆官员、地方政府代表、关爱大熊猫人士和绿色发展实践企业等多领域的熊猫伙伴,共同奔赴大熊猫故乡,共论绿色发展新探索,共倡生态文明新未来。
构建熊猫伙伴的朋友圈
在中国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每天来看明星熊猫的海内外游客排起长队;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旅俄大熊猫丁丁、如意和它们的孩子喀秋莎一家三口幸福相伴;在日本上野动物园,大熊猫声名远播,深受广大日本民众的喜爱。
这三家动物养护机构虽然相隔甚远,但都在从事大熊猫的保护和科普教育工作,成为凝聚生态保护意识、传播大熊猫文化的重要力量。此次大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莫斯科动物园园长斯维特兰娜·阿库洛娃、上野动物园副园长富田恭正都将出席。
和这些大熊猫“保姆”们一起参会的,还有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自然基金会、野生救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法国博瓦勒动物园、新加坡河川生态园、德国柏林动物园以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代表和专家,他们将以熊猫伙伴的名义齐聚一堂、深入对话、交流互鉴。
谁是熊猫伙伴?“熊猫伙伴既是栖息于地球生态系统的万千生灵,是一切环境友好、热心公益、绿色发展的个人、团体和组织,也是所有生活在这蓝色星球同向而行、命运与共的你我。”大会主办方相关人士介绍,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大会将以此为起点,为推动全球熊猫伙伴同向而行贡献力量。
“大会将填补世界级大熊猫保护和文化交流平台的空白,构建起最广泛、最深入、最紧密的熊猫伙伴朋友圈。”该负责人说,本次大会将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旨演讲、大熊猫文化交流合作对话,共同探寻全球熊猫伙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
凝聚生态文明的向心力
近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公布,在刚刚收取的红外监测相机数据中,首次提取到人工搭建“大熊猫产仔巢穴”里的成年野生大熊猫影像,这是大熊猫小种群保护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2021年10月,我国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正式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和最严格执法监管,打造大熊猫保护的升级版。目前,约72%的大熊猫野外种群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得到保护。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的保护不仅关注大熊猫本身,还涵盖了与其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据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伞护着川金丝猴、雪豹、珙桐、红豆杉等8000多种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