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潮头立
——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行动深刻作答时代之问
2025-01-20     □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张远 朱瑞卿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当全球政要和商界、学界、媒体领袖再次集聚瑞士达沃斯,参加将于1月20日开始的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这一时代的叩问,愈发强烈和急迫。

地缘冲突延宕,多国政局动荡,经济复苏乏力。人类命运与共的大船,将如何走出危机和困惑,驶向前方?

长风破浪,勇立潮头。自2017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三次出席达沃斯论坛活动并发表重要演讲,既从历史长周期分析把握规律,又从细微处洞察事物变化,把准时代脉搏,作答时代之问,为人类发展进步指明航向。

“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提出的主张,对当今世界意义重大。”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博尔格·布伦德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

“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

低增长、高债务、高通胀困扰世界,全球极端贫困率20年来首次上升。展望未来,人们不禁要问:全球发展的出路在哪里?经济全球化何去何从?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瑞士达沃斯,面对经济全球化面临的诸多挑战,给出这样的中国答案。

“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上再次作出重要论断。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为经济全球化再度加速蓄积了强劲动能”“我们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多释放正面效应,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要加强人工智能国际治理和合作,确保人工智能向善、造福全人类,避免其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

过去一年,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呼吁促进创新驱动、完善全球治理、加强全球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中国的主张,也是中国的行动。

2025年伊始,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和联合国系统倡议推进工作组首次政策对话会举行,40多个国家和近20个联合国机构的代表高度赞赏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伙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入“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与阿拉伯国家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同非洲国家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倡导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中国基于合作共赢理念,为渴望发展的全球南方国家创造机遇,不断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活力、拓展空间。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说,在当前全球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之时,中国始终秉持共赢理念,推动全球合作,持续倡导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确实令人赞赏”。(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