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全面深化改革
资本市场全面深改向“新”而行
2025-02-18     □记者 吴黎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段时间,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持续释放。从监管部门的表态来看,增强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将成为改革的重点。

业内人士建议,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代表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企业和潜力行业。

进一步全面深改预期渐浓

随着中央的定调和监管部门的密集表态,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的预期不断增强。

今年2月,中国证监会制定实施《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突出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低碳、普惠民生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集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周小舟表示,《实施意见》是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2024年4月出台的新“国九条”提出,要“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与此同时,证券监管部门进行了积极广泛的调研,凝聚行业各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一揽子举措。公开资料显示,自去年4月以来,证监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行了多次调研和专题座谈会,涉及上市公司、行业机构、外资机构和投资者等资本市场各个参与方。

服务新质生产力成改革重心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将成为本轮改革的重中之重。(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