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何稳住就业大盘?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这是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2025年就业预期目标。
“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新增“1200万人以上”背后,是一揽子加力稳就业举措的托举。
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围绕稳总量、扩增量、提质量,援企稳岗的“及时雨”、创业拓岗的“新引擎”、技能赋能的“金钥匙”、权益保障的“安全网”,激荡起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澎湃动能。
以政策力度传递民生温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冷暖。“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就业预期目标,彰显经济稳中向好的韧性与民生保障的力度。
——就业预期目标如何看
“2025年重点人群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将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定为5.5%左右,与2024年保持一致,体现了加大稳就业力度的导向”“2025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规模进一步增加,就业总量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12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与2024年目标保持一致,能够更好体现稳就业惠民生的力度和决心”……
5日提请审查的《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表述格外醒目。
“这一目标的设定,既有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的审慎考量,也考虑到了政策支撑和长期发展潜力。”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说。
——稳就业力度如何加
重点群体稳,则就业大局稳。“报告提出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重点要支持的就是就业容量大的行业领域和特别需要支持的就业群体。比如,要解决好今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让毕业生早就业、家长早安心。”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