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1至2月支出进度加快
2025-03-25     □记者 韦夏怡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财政部3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主要受部分中央金融企业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去年同期减少等一次性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按今年的支出预算数测算,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为15.2%,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有业内人士表示,综合最新数据看,财政支出进度较好,积极财政政策在靠前发力。

具体来看,今年1至2月,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国内增值税15128亿元,增长1.1%;证券交易印花税238亿元,增长58.9%,主要是股票成交额同比增加带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增值税的小幅正增长,与1至2月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开门红相匹配。同时,印花税大幅增长则与稳股市取得效果有关,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平稳开局,资产重估也带动指数和交易量上升。”

部分行业税收也表现良好。其中,制造业方面,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税收收入分别增长36.3%、9.5%。服务业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春节期间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文化体育娱乐业税收收入增长14.6%;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向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9.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收入增长16.9%。

“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达15.2%,显著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平均水平。这一财政支出的提速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精准滴灌’的实施成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对记者表示。通过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额度、优化预算执行机制等举措,财政资金正加速转化为基建投资、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实物工作量,既为稳增长提供关键支撑,也凸显政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靶向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社保就业、教育、科技支出增速高于总体支出增速,反映出财政支出向惠民生、增后劲的方向发力。”罗志恒表示,其中,社保支出增速较快能够缓解居民的后顾之忧,而且通过稳定就业增加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有利于提振消费;教育和科技支出增速较高,有利于形成“教育-人才-科技”的良性循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供给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全国主要支出领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40亿元,增长6.7%;教育支出7377亿元,增长7.7%;卫生健康支出3512亿元,增长0.6%;交通运输支出1916亿元,增长2.3%;住房保障支出1345亿元,增长3.5%;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1153亿元,增长5.8%;科学技术支出1122亿元,增长10.6%。

打好政策“组合拳”,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时表示,随着去年四季度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叠加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中国经济一定能够持续向好,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稳健前行。财政部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充实完备政策工具箱,有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蓝佛安表示,今年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鲜明特点是统筹用好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并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打好政策的“组合拳”。(下转第二版)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