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悉数告增 六大行年报诠释发展韧性
2025-03-3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接第一版)

从资产质量看,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保持低位。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4%、1.30%、1.34%、1.25%、0.90%和1.31%;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14.91%、299.61%、233.60%、200.60%、286.15%和201.94%,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较上年末有所提升。

各家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持续提升“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例如,邮储银行持续完善“全面、全程、全时、全域”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三农”、消费、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的精准管控和有效化解。中国银行副董事长、行长张辉表示,2025年中国银行将提升全覆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不良率继续保持主要同业较低水平。

此外,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实现提升,有效增厚了风险缓冲垫,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升至19.39%,农业银行从上年末的17.14%攀升至18.19%,建设银行较上年末提升1.74个百分点至19.69%,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也分别提升至18.76%、14.44%和16.02%。

服务实体经济再加码

过去一年,六大行服务实体经济再加码,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倾斜,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例如,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达到9.85万亿元,年增量超1万亿元。该行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速22.4%,绿色信贷增速22.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连续六年超30%,养老产业贷款突破百亿元。建设银行全力服务“两重”“两新”;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99万亿元,增幅11.01%;投向制造业的贷款3.04万亿元,增幅12.2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增幅26.63%。邮储银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截至2024年末,客户贷款总额8.9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8%;涉农贷款余额2.29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3万亿元。

在业绩发布会上,多家大行表示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将持续加码。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表示,2025年,预计中国银行全年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量将保持稳中有升。“我们将加大‘五篇大文章’‘两新’‘两重’、民营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实现相关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姚明德也表示,工商银行将科学做好信贷投放的安排,积极对接增量政策落地的实体经济需求,做深做精做实“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个人按揭、消费贷、信用卡透支等业务的发展,助力提振消费。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